2011年,任国和注册成立淮阳县金辉泥泥狗专业合作社,会员主要由该村泥泥狗制作艺术人员组成,目前已发展会员10余户126人。

  谈起自己建立合作社,任国和感慨道:“现在泥泥狗的制作还是以中年人为主,泥泥狗技艺的传承面临比较大的断层。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摔泥巴’的真不多,都感觉枯燥乏味,说起来也不体面,我建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将泥泥狗这项民间艺术发展成一个文化产业,吸引更多年轻人传承这项技艺。”

  任国和说,金庄村现在只有六十多户手工专业作坊,其他村的更少了。很多都是年前赶制一批,在庙会上进行售卖,制作的种类和方式大不如从前了,缺少创新。“现在庙会上售卖的泥泥狗就那几个种类,啥好卖就捏啥。”

  怎么样才能传承呢?任国和认为,第一,下一代必须会做。第二,下代人不但会做,还要做大,要发展成专业组织,这才是传承。

  村民靠捏“泥泥狗”盖起小洋楼

  “老斋公,慢慢走,给把泥泥狗,您老活到九十九。”这是一首在淮阳县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的民谣,这首民谣正反映了泥泥狗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每年阴历二月二到三月三,在淮阳太昊陵庙会上,随处可见筐筐篮篮,黑底色花色彩的“泥泥狗”的销售摊点。

  金庄村副支书贾国忠说:“‘泥泥狗’又称‘陵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传说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可消灾祛病,颇为神圣。因此,泥泥狗成为赶庙会的人们必买的吉祥物。”

  在金庄,泥泥狗是祖传的手艺,村里的老老少少几乎都会制作。一般都是在每年开春气温回暖的时候开始,麦收、秋种农忙季节过后再继续制作,等到冬季来临,就开始点画工艺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县政府在庙会期间为村民专门划一片区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泥泥狗展销一条街,每逢春节前后,村民们便纷纷到庙会上摆摊叫卖,每年都有七八十个摊位。“每逢周末或初一、十五,一个摊位保守估计一天也能挣个两千多元,生意好点的一天能挣五六千元。”贾国忠说。

  贾国忠指着村子里一栋栋小楼说道:“这些年随着淮阳县旅游事业的兴起,村民们捏制泥泥狗的收入也日渐增加,不仅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随着淮阳县金辉泥泥狗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泥泥狗的制作也从家庭作坊走向了产业化。”贾国忠介绍说。

  合作社社员人均年收入15万元

  记者跟随贾国忠走进金辉泥泥狗专业合作社,在制作车间,看到合作社社员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泥泥狗制作,有人负责捏制、有人负责涂底漆、有人负责点画……一块块普普通通的泥巴在社员手中变得活灵活现。

  任国和告诉记者:“随着泥泥狗被列入国家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村的泥泥狗现在可不只是在庙会上售卖了,目前,已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近千万元,这对村民们来说可是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社员任恒伟说:“年前合作社八百多个品种的泥泥狗就被郑州、开封等城市的买家订购一空,年后又积压了大量的订单,我们已经连续加班加点好多天了。合作社订单多,社员的收益就好,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126人,平均年收入都能达15万元左右。”

  在村民陈先生家中,满屋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半成品泥泥狗干坯,正在为泥泥狗上彩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我不是常年制作泥泥狗,只在庙会开始之前赶工一段时间,从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一开始去庙会上摆摊售卖,直至农历三月收工,一年下来自己靠制作泥泥狗也能赚个四五万元。”

  未来要用旅游带动艺术传承

  贾国忠告诉记者,金庄村在2006年就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化村,如今在淮阳,依托特色文化,捏制泥泥狗,发展旅游经济,金庄村是一个典型代表。在金庄村的带动下,全县还有武庄、陈楼等八九个村也在从事泥泥狗专业制作,村民的收入也随着县里文化旅游产业的提升不断地增加。

  贾国忠说,村里联合泥泥狗制作老艺人一起规划成立一个泥泥狗产业文化观光园,已经上报政府了。建几间草屋,摆上几件老物件,开辟出来数个展厅,将捶黄胶泥、捏制、打孔、晾晒、上底色、点画、上光这些制作步骤统统展现出来。以旅游带动文化发展的同时,还能增加农民艺人的收入,同时也能将这项民间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