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梁新慧/文图

  ■大象访谈

  “今天回家,特别高兴。”4月21日下午,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回到了故乡河南,在中原图书大厦刚一落座,一句亲切的河南话开场白,道出了她的心声。

  当天,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大地传媒股份公司主办,河南文艺出版社、河南省新华书店承办的“最美四月天”阅读季之“书香盛宴:与名作家共话阅读”活动举行,作家梁鸿与李清源现场对谈,围绕阅读与写作同广大读者零距离交流。分享会开始前,梁鸿接受了采访。

  ○“磕磕绊绊”走到了今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南阳邓州的梁鸿,自幼喜欢文学。用她的话说,一路“磕磕绊绊”走到了今天。

  “磕磕绊绊”的结果,就是在中国的文学谱系里,留下一个名为“梁庄”的村庄。

  2010年出版的《中国在梁庄》,是她在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经过五个月的调查采访,还原了梁庄约四十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记录了中国的转型之痛、乡村之殇。

  六年后的2016年,她的《出梁庄记》问世。这是继《中国在梁庄》之后,集中书写离开梁庄去外地打工的父老乡亲生存状态的非虚构作品。为此,梁鸿探访10余座省市、400余位打工者,以200万字图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是“梁庄”范本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最细节的观察。

  继《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后,梁鸿重审故土,再访逃离村庄的年轻人、背井离乡的打工人,记录时代转折下真实的个体命运,这就是2021年出版的《梁庄十年》。她穿过偏见与歧视、流言与恶意,传递梁庄那些“消失的女人”最真实的声音,构建更为完整、曲折的农村变迁史。

  说到梁鸿,就离不开“梁庄”。言及“梁庄”,一定会记住梁鸿。

  ○故乡是情感、思想和写作的起源

  在很多场合,梁鸿总是感谢“梁庄”。

  “我在最好的年华,写了《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三本非虚构作品。我感谢梁庄,因为它不但给我带来了名利,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调查,梁庄那些人在我的脑海里活得更加鲜明。”梁鸿说,正是因为有了“梁庄”系列作品,所以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故乡对于自己的意义。

  故乡不单单是情感的起源,更是思想和写作的起源。

  “故乡是文学里最常见的母体,是情感最初形成的空间。”梁鸿说,很多作家,最初写作往往都要回到故乡,从这个点出发,毕竟故乡是情感的原点、写作的原点。

  ○书写梁庄,是“不做预设的预设”

  梁鸿的“梁庄”系列作品,在文坛引起了强烈反响。但梁鸿至今仍然认为,梁庄并没有特殊之处,只是中国最普普通通的村庄。在她的写作里,梁庄是一个原点,而非原乡。

  “原乡和原点是不一样的。”梁鸿说,原乡带有文化的意味,她写梁庄,不把梁庄作为原乡而是原点来写,这是她最基本的反叛。

  梁鸿坦言,她对梁庄的观察,没有觉得它是独特的存在,只是人类一个生活场景之一,不具有特殊性,不能作为一个典型来写。在这样一个时代下,通过一个村庄的变迁,看到一个时代的脉络,通过一个个人的脚印,从而看到时代的脚印。

  “在今后的岁月里,我还会不断地写梁庄。”梁鸿解释,就像当初写《中国在梁庄》,当时写完就觉得写完了,实际上十年之后会发现,梁庄的变化太大了,房子变了,道路变了,当初的孩子们长大了,这个村庄源源不断地给了她创作的灵感。

  梁鸿坦言,她的写作,可以用“不做预设的预设”来形容。梁庄永远在她的心灵深处。

  ○喜欢什么就读什么,任性一点才快乐

  ○在文学和社会学之间,做到更准确

  ○阅读没有高低,重要的是收获了什么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阅读”成了这一年中最热的讨论对象。

  在梁鸿看来,阅读是了解世界的方式,了解生活的方式,可以带来精神的成长,而阅读是一个终身的问题,她始终保持着对阅读的热爱、思考的热爱。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之后,国人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被打破,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主流形态。

  “阅读没有高低。”梁鸿说,年轻人喜欢电子阅读很正常,毕竟他们在电子的环境中长大,电子阅读的空间无限大,如果个人没有阅读的障碍,电子阅读无可厚非,但她依然深爱纸质阅读,感觉能够创造一个思考的空间。虽然自己保持纸质阅读的习惯,但并不排斥电子阅读,只是一个喜好而已,各爱其爱,各美其美。

  阅读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读了这本书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梁鸿直言,不是所有的书都要阅读,自己有些书买回来后,没有拆封就放到书柜里,但不代表不好。很多时候,书籍是一种精神的支撑,可能在某一个特殊的时刻,突然想起了某本书,就要立即找出来翻上几页。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书籍。作为作家的梁鸿,阅读文学作品是最常见的风景,文学描写人生,和生活有关,但她日常还看很多社会学、历史学书籍,这种跨学科阅读,和她的老师身份有关,让自己更加丰富。

  每到世界读书日,梁鸿总会遇到一个共同的现象:开书单。

  在当天的对谈环节,作家李清源说,很多人让他开书单,总是很忐忑。而梁鸿也打趣说,书单是经常开的,但是开着开着就不敢开了。

  在她看来,好的作品,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能带来巨大的震动和情感的共鸣。比如作家李娟,她没有上过大学,但语言能力特别强,举重若轻,她的文本很了不起,让自己学都学不来,这是独属于她的风格。像萧红的《胡兰河传》,读了很多遍都读不烦,文本不是一般的厉害。

  现在书籍太多了,一到书店,几层楼,琳琅满目,当然,质量良莠不齐。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如何做到阅读不被坑?

  “阅读是一种能力,需要长期的培育,只有在长期阅读的情况下,才知道什么是好书,靠别人推荐是不行的。”梁鸿说,阅读要做到日常化,就需要大量时间,如果日常没有阅读的习惯,肯定没有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当然,读书需要技巧,梁鸿至今还保持着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不好,她会认认真真地记下来。她通过认真阅读,从中找到思维形成的方法。其实,这就是一个有意识的训练的过程。

  “我推荐不了书单,读者需要自己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书单。”梁鸿笑言,如果你喜欢文学就多读文学,如果你喜欢历史就多读历史,总之,喜欢什么就阅读什么,任性一点才快乐。

  不可否认,“梁庄”系列作品,既是梁鸿发自内心的书写,又是她作为大学教授的研究之作。

  “在文学和社会学之间,我想做到更准确。换句话说,想通过社会学的准确达到文学的启发和共鸣。”梁鸿认为,中国作家,大部分依靠经验写作,比如莫言、梁晓声等,他们经历过大的社会变革,有着深切的体会,不需要更多的知识结构,足以完成小说的空间。而60后作家,如格非、毕飞宇等,都是大学生,阅读了大量西方小说,他们的小说里就有很多学术的影子。而自己有一些经验又有一些学术背景,有点四不像。因此,不管是知识的还是经验的,都必须准确。无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尽可能达到一种新的语言形态,尽管很难。

  “作家出书,不能糊弄,如果没有精神内驱力的话,创作出来的一定是垃圾。如果是为了获奖去创作,也一定是垃圾。”这是梁鸿的创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