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宋雨 朱璐 薛博文/文 张新昊/图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左二),河南青企联联席会长、星凯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素平(右二),河南青企联理事、河南华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剑平(右一)做客《政企面面观》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左二),河南青企联联席会长、星凯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素平(右二),河南青企联理事、河南华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剑平(右一)做客《政企面面观》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时代的命题,也是企业成长的法宝。未来已来。面对新技术、新消费、新趋势,“青蓝”两代企业家如何传好“接力棒”,当好“接班人”? 如何抓住新机遇,开辟新领域,挖掘新动能?5月22日,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河南青企联联席会长、星凯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素平,河南青企联理事、河南华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剑平做客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政企面面观》节目,讲述两代人眼中的企业家精神,探讨“青蓝接力”背景下,企业如何更好创新发展。

  创新支撑 产品“领跑”世界

  多氟多是比亚迪等主流电池企业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的全球最大供应商,公司多个主导产品产销量全球或全国第一。李世江作为企业掌门人,30多年来,带领企业不断创新,实现了一次次标志性的跃迁,也引领了行业发展。多氟多成为氟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两个领域的全球“隐形冠军”。“目前全球每三块动力电池中就有一块用的是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我们赢得的不仅是国际地位,也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在这个领域有了自己的发言权。”说起企业发展,李世江言语之间难掩自豪之情。

  这些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代表了中国在绿色能源和可持续经济发展领域的重大突破。李世江认为,中国在新能源这个黄金赛道上已经从跟跑、并跑到现在领跑全球。“这是中国企业家,也是我们新时代民族工业崛起的机会,这些都是靠创新来支撑的,我们也是在这个时代潮流当中的一朵浪花。”

  以氟为媒介,多氟多涉足电子化学品领域。依靠在氟技术方面的突出优势,多氟多经过长达过去10年的开发研究,在半导体工业用电子化学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跨入了芯片行业门槛。电子级硝酸、电子级氨水、电子级氟化铵的系列产品相继开发成功,为提升我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率提供了坚实基础。

  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在向“新”而行的路上,李世江这位德高望重的企业家也有了新的发展目标:“目前多氟多形成了新材料支撑,新能源牵引新材料的格局。我们决心在最这几年打造‘双新双百亿’,新能源100亿,新材料100亿来支撑焦作‘双新双千亿’,支撑河南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

  以“新”赋能 以“谋”取胜

  进入电缆行业25年,华东电缆无论在技术水平、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产品质量、物流配送还是售后服务方面早已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从一家只有十几人的公司到年销超10亿元,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龙头制造业企业,谈到奇迹是如何创造的,“80后”企业掌舵者华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剑平说,与初代企业家不同,新时代的创业者要从“勇”字当头变为以“谋”取胜:“每一个创业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市场经济环境、产业结构都有所不同。我们要认识到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创业机遇和挑战。如果说在商品经济相对匮乏的年代,企业家创业成功靠的是‘勇’字当头,新时代背景下,青年企业家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就要以‘谋’取胜。”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各行各业如火如荼进行。在陈剑平看来,作为一家电缆生产企业,想要打造新质生产力,着力点应在“新”“质”两个层面发力。新,是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质,是自立自强的技术突破。“作为制造业企业,只有充分依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上进行多元化升级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为“后浪”,作为星凯电气有限公司的掌门人,“90后”的张素平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电气知识,从一名一线销售人员成为一手创办星凯电气的企业家,从一名技术小白成为获得数十项专利授权的工程师。当被问及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时,她表示,新质生产力时代,企业竞争内涵发生巨变,“创新”至关重要: “我们搭建了国内领先的能源管理与智慧电网平台,开发了新能源领域专用华变,我个人也是在努力掌握专业技术。我坚信,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赢得未来,我们将力争打造电气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争当新质生产力的

  “弄潮儿”

  曾经,老一辈企业家摸爬滚打,站到了行业巅峰。如今,极富活力的新生代企业家,正接过“时代接力棒”,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年青一代的企业家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商界摸爬滚打了30年的李世江给出了建议:“一要有反脆弱的能力,风可以吹灭蜡烛,但也能使火越烧越旺,你要做那一团火。社会变化很快,瞬息万变,要有发展的定力,有远大的目标,有家国情怀,你才不会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另外,青年企业家必须学会用创新的思维来对待这个世界,与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开启更多的创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