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假期参观大学,可以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一位廖姓中学老师坦言,“高校游这么火,我觉得家长的心态很重要。他们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目的性太强。”她表示,现在需要做的,是对家长的价值观进行引导。
利用暑期带孩子到北京旅游的两位母亲马莹和彭娅姬都是教师,她们认为夏令营有利有弊。一周左右的集体生活对孩子有好处,但自己带孩子出游比较自由,孩子也能学到许多东西。彭娅姬说:“在清华的时候我们就租了车,在学校骑了个遍,孩子很喜欢。”马莹认为,夏令营和旅游团毕竟不同,需要切实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不能一味追求暴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康永久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有大量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是举办夏令营的公司商业头脑精明,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康永久表示,参观名校只是励志的一种方式,有些家长过于急功近利,鼓励孩子参加这样的夏令营,但孩子不一定适合。逛校园、听讲座并不是励志的灵丹妙药,反而会助长孩子和家长的名校情结。名校游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从众心理。
康永久认为,普通人也需要被尊重和欣赏。利用夏令营对孩子速成“励志”不一定能达到其所宣传的“素质教育”的效果。“考名校,特别是顶尖学校,是普遍的趋势,但如果人人都觉得到了好学校就是一切,那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就过于单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