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观察记者 何可 本报通讯员 赵亚惠

  五月榴花红似火,八月石榴万盏灯。中秋佳节临近,荥阳市长达15公里的河阴石榴产业带上,一个个又红又大的石榴,如盏盏耀眼的灯笼,闪耀在绿色的海洋中,点缀在连绵的邙岭上。12年来,刘沟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石榴产业,石榴种植面积由2004年的不到700亩发展到如今的4000亩,靠着这个甜蜜蜜、红彤彤的“金果子”,刘沟村已经从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并且带动整个北部邙岭种植石榴两万多亩,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

  精准扶贫石榴产业让俺村摘了贫困帽

  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位于荥阳北部邙岭,村子因村民散居在一条狭长沟壑里而得名。这里30多年前穷得“汗水流尽难糊口”,如今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

  脱贫致富的秘诀何在?河阴石榴。

  河阴石榴栽植于汉代,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元朝农学家王祯元编撰的《农书》称:“石榴以河阴者为最佳”,自盛唐作为皇帝贡品,至明清备受历代王朝青睐,有“河阴石榴甲天下”的美誉。荥阳是著名的石榴产区,土壤、气候、光照都非常适宜石榴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河阴石榴的优异品质,在全国八大石榴产区中独领风骚。

  精准扶贫的核心是产业扶贫,荥阳市委市政府决定走因地制宜、产业扶贫这条路子,引导村民逐渐走上发展石榴产业之路,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扶持措施。高村乡将产业发展与百姓需求相结合,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转变。2004年,郑州市农业局、荥阳市政府、河南大学郑州校友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以河阴石榴为依托,发展石榴产业,改变刘沟人“守着金碗要饭吃”的现状,刘沟村也树立了“立志兴榴、奔向小康”的目标。当年底,由荥阳市政府、郑州市农业局选购的3万多株优质石榴苗运到村里,发到农户手中,村里200亩老化的石榴树的得到改良。

  “这几年石榴市场特别红火,每斤20元左右,每株石榴挂果最多的时候能达到40斤。”30多岁的刘振生是刘沟村有名的种植大户,他算了一笔账:他的已经挂果的石榴有20亩,以每亩1500斤算,挂果就有3万斤,一年下来纯利润可以达20多万元。

  高村乡党委书记李占国告诉记者,全村1500多口人,人均收入从2004年的不足1200元,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2008年达到1.2万元,去年大步飞跃到3万元。其中,50多户收入20万元以上,种植经营大户收入突破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