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郑州12月13日电(记者龚金星马跃峰)12月14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将齐聚郑州,共同见证本世纪初才开发建设的郑东新区最新形象。聚集264家金融机构,今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99.5亿元的郑东新区,还将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启动建设九大创新创业综合体,打造“豫货通天下”跨境电商金字招牌。

  “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200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在郑州东部老机场附近的鱼塘洼地,规划150平方公里新区,相当于再造一个新郑州。

  “规划不一定最好,但一定最具特色。”郑东新区以国际化眼光布局,以“有生命的城市”为规划理念。10多年来,新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方案一一得到实现。如今,中央商务区、龙湖区等6大组团,功能不同,动静分明。组团之间,总量近50%的“水+绿色”,撑起城区“蓝色之脉”和“绿色之网”。

  国际化眼光发展产业,产城融合。一条3.7公里长的“如意水柄”,串起“如意湖”“龙湖”两个金融圈。“如意湖”圈60栋高楼内,中原银行、中原证券等“中原系”金融机构加速拓展。郑州商品交易所今年前9个月成交量8.4亿手,占全国市场三成,“郑州价格”拨动全球神经。放眼郑东,入驻世界500强企业49家、国内500强企业68家。据河南国税部门统计,税收“亿元楼”达25栋。

  创业创新氛围日渐浓厚。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4大国家级平台形成,吸引1000多家科技服务类企业落户。在郑州电子商务大厦,中钢网每2分钟完成一单钢材购销,今年交易量突破400亿元;黑蜘蛛公司通过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将河南生产的锤式破碎机卖到西班牙。“大厦5万平方米办公面积,今年税收已突破5亿元,相当于每平方米贡献税收1万元。”电子商务大厦负责人自豪地说。

  站在新起点,郑东新区加快国际化步伐:瞄准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三大形态”——以金融业为主导的高端产业形态,以绿色低碳智慧为特征的花园城市形态,以完善的公共服务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形态。一座生机勃勃的开放之城正昂起“中原龙头”。

  (原载《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