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原标题:《一包茶可以在郑州买套房?!炒茶到底有多疯狂?》

  时值春茶上市之际,

  各地的茶价开始节节攀升

  (近期媒体报道)

  据记者调查发现,

  不少茶叶质量难辨、价格混乱,

  动辄标价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

  这价位妥妥的能在郑州买套房了!

  (一包重357g 的茶被标价366万多元)

  (一包茶标价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

  “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

  这是现下炒茶市场的现状

  很多茶也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

  很多茶叶营销已经超越生活饮用品范畴,

  或欺诈消费者,

  或潜藏腐败风险,

  或变身金融产品制造圈钱骗局。

  (据报道:2020年东莞几家商户参与炒茶,一夜之间损失共超过1亿元)

  那边炒鞋这边炒茶,

  再加上之前的炒房、炒地、炒葱、炒蒜等

  真是万物皆可炒。

  炒茶名目众多

  记者近期调查了茶叶市场营销乱象,发现打着各类名目的营销乱象层出不穷,茶叶被贴上了五花八门的标签,让人眼花缭乱,典型代表有以下几种:

  第一类是鼓吹“山头茶”、“特效茶”,为销售茶叶,以海拔高度作为卖点,拟售价为2330元一斤。

  第二类是“特殊功效茶”,这类在电商平台上售卖的茶叶,宣传称有“特殊”功效,比如一包降血压,远离并发症。

  第三类是“办事茶”、“送礼茶”,在电商平台上有价格为29999元的“送礼茶”,甚至还贴上了一个亮眼的标签:领导爱喝的茶。

  在这些被送上热搜的茶叶中,一个某品牌的“办事茶”在短视频中宣传极为浮夸,宣称是一片(饼)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

  还有更惊人的是,4月7日,一款名叫2021锦绣茶尊的10公斤茶青开采权在阿里拍卖上,起拍价为168万元,经过49次加价回合,最终被竞拍人以1068万元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

  保守估计,10公斤茶青可制作晒青茶约2斤,若不考虑制茶成本及其他溢价,上述普洱茶单价已超过500万每公斤。

  “天价茶”真的比普通茶好喝很多吗?业内专家认为,同一产区的茶叶,差距不可能太大,即使是古茶树,虽然其生长环境、养分汲取方面的确比一般茶树好,但口感和品质差距绝不会如此悬殊离谱。高价炒作,非但不能给当地带来收益,反而会对品牌带来伤害。

  “炒茶”热度为何不减?

  “炒茶”热度不减的根本原因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总结:逐利和投机。

  “炒茶”的一般模式是:大玩家控制上游产业链,垄断产业生产,炒作抬高价格,囤积陈年老茶开始,带动新茶价格上涨,通过拍卖,自卖自卖对敲拉高,炒到后期,成品茶已经供不应求,就开始出现“期茶”。

  坐庄的大玩家自然是获利的最大者,通过精心筹划,有组织地出货,把经销商严格分级,控制其发货,最后炒家放量甩货,套取最大利润,到最后发现,最大的利益被炒茶的人拿走了,不少人被割了韭菜。

  “炒茶”已经让茶叶脱离了产品属性的基本面,茶叶一旦被赋予金融属性和投资属性之后就变得疯狂起来。

  消费者切莫陷入“炒茶”黑洞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买茶喝的人依然是以消费者占据绝大多数,面对茶市的疯狂炒作,一片热潮之下暗藏的依然是波涛汹涌,消费者在茶叶购买茶叶时,依然要谨慎而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警惕虚假宣传

  目前市场上的茶叶,被赋予了各种标签,比如前文提到的“功能茶”、“疗效茶”等等,本来就不可信。

  另外就是过度包装,华美的包装,让人眼前一亮,高端、大气、上档次,产品的过度包装成本最终也要由消费者来买单,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理性消费是关键

  市场上各种高端茶,高档茶,前文所述的“送礼茶”和“领导爱喝的茶”,这些茶叶被贴上了社交标签和送礼的标签,被赋予了社交价值,价格动辄上千元,高的数万,甚至还有更高的“天价”,更大的意义则在于心理效应,或者是取悦他人的目的。

  炒茶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茶叶变身金融产品后就成为了投资客和投机客的炒物,“炒茶”也就成为了不少玩家的圈钱工具,空手套白狼,有的甚至演变成金融骗局。

  “炒茶”只是大玩家的小圈子,普通玩家根本就无法进入,当资本收割完毕后,那些普通玩家就成为“韭菜”,难逃被割的命运了。

  炒茶如炒股,炒茶市场也同样存在市场泡沫,而且这个泡沫随时会破灭,新京报也发表评论称,“炒茶”泡沫该戳破了。

  切记,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茶喝不炒才符合市场规律,而作为消费者,理性消费才是关键,不要盲目跟风,否则就会陷入“炒茶”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