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春分|惠风和畅 繁花尽染
今日,我们迎来春分节气。
春分时节,惠风和畅,繁花尽染,人间已多青绿,美得让人沉醉!
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推出的“豫见山河”二十四节气系列稿件,本期带你走进春天的淇河。
这里无一处不透着清新、生动与亮丽,惹人流连,让人哪里还挪得动脚步呢?
阳光正好,春意渐浓
自古以来,二十四节气就是人们的生活指南,一个节气有一个节气独属的仪式感。
春分之特别,在一个“均”字:均分了昼夜,均分了寒暑,均分了春天。
在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0度,直射地球赤道,白天黑夜各为十二个小时;春天走到了中点,一切都刚刚好!

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生,三候始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是说:“电,阳光也,四阳盛长。”春分时节,阳光正好,春意渐浓。
从此,白昼愈渐拉长,万物纷纷拔节生长,花开好了,草木也鲜绿可爱,风中飘扬着蓬勃芬芳的欢愉气息。

日前,鹤壁淇河因一段水雾缭绕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走红,视频中晨雾弥漫的淇河湿地与《诗经》名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的意境完美契合。
淇水汤汤,千年未改其浩渺烟波。今日的我们,也可以在淇河两岸吹着春风,眺望千年前的美景。
漫步淇河畔,可循着古人的足迹体验春分雅趣:
“立蛋迎春”:在淇河边的青石板上,轻放一枚鸡蛋,感受天地平衡的奥妙。
“纸鸢裁云”:淇河欢乐沙滩视野开阔,正是放风筝的绝佳场所。

△图源:鹤壁融媒/摄友尘尘
“春菜尝鲜”:采一把野菜,煮一锅“春汤”,淇河畔的民宿飘散着“咬春”的清香。
春分时节,花更艳,柳更绿,温暖的气韵飘动在淇河两岸,让人想起了一个美丽的词语——春和景明。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春分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当春分的光影漫过鹤壁淇河,诗中的意境竟在山水间悄然重生——原来中原的春天,本就是一首无需注解的诗歌。
循着《诗经》的足迹
探寻鹤壁春日独特的魅力

两千多年前,许穆夫人作下:“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其中有39篇都在吟颂淇河两岸的秀美风景。

春分是万物萌新的时节。此时鹤壁淇河两岸,春水初涨,绿柳垂丝,山色如黛,《诗经》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
沿着淇河漫步,听河水潺潺流淌,看翠竹随风起舞,仿佛能听到古人在河畔低吟浅唱,岸边的芦苇新芽与千年诗句遥相呼应。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枫岭公园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在这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诗经》中所描绘的春日欢乐场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每年 3 月底到 4 月中旬,鹤壁淇滨区华夏南路的 “樱花大道”几万株樱花树次第盛开,那如云似霞的粉色花海,丝毫不输于桃花的烂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淇水诗苑里,杨柳垂下细长的枝条,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与波光粼粼的河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走进桑园小镇,春日里的桑园一片翠绿,鲜嫩的绿叶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古朴的建筑与葱郁的桑林相映成趣。
春分宜调和阴阳,而淇河的山水,本就是一味“自然药引”。
当昼夜均分、寒暑平章之时,淇河的碧水青山,恰似一味千年古方。
春波为引,林风作辅,竹影煎茶,云霞入药,更以《诗经》为脉,治疗精神的“虚烦燥火”。
来淇河边走走,以自然之法疗愈心灵吧!
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