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爱,真的该纯粹些——回望中学里的艺术教育
“我想象不出若是当年没有选择去参加话剧团的面试,我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在我青春中留下一片轰轰烈烈记忆的地方,为我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我可以在汲取知识的同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成长着。”
张沫,曾是北京166中学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从初中到高中,6年的时间,让她习惯了把话剧团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而在离开剧团的时间里,她也渐渐习惯了,在一个与表演专业毫无关系的大学与专业中寻找话剧的影子。
话剧团,这个在他人看来简单的名词,对于她来说,意义早已超过了它本有的含义。“‘话剧团’虽然是一个学习戏剧艺术的地方,但是其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那些渗透在知识中的成长秘诀。”
在中学生这样一个年龄阶段,生理年龄虽接近成人但长期呆在校园里,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生活阅历也比较简单,而戏剧表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缺憾。从那个只会说“我妈让我卖五毛五”的卖鸡蛋的小女孩,到《音乐课》中天真的学生,从《青苹果》里那个品尝着青涩友情的艺考女孩,到在生死关头用身体保护孩子的伟大教师……不同角色让她获得了诸多的人生感受和情感体验,树立起了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2005年,北京166中学成立了北京市第一个中学生的话剧团,自创自演校园剧、课本剧,在舞台上尽情表达着他们对文学的感悟与思考,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
“是在话剧团的这6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未来。当同学还迷惘于对未来的选择之时,那答案早已存在于我的心中。无论艰难与否,成功与否,我都会为了自己的梦想执著地走下去,让青春在成长中开出娇艳的花朵。”张沫说,正如人们常说:台上是戏非戏,台下非戏是戏,幕前幕后人生,庄谐俱含妙谛。
乐团,有简单纯粹的“爱”
“从来没有这么强烈感受到乐团在我心中的重要性,可能过去总觉得时间很长,高三、毕业都离我们很遥远。现在,真的要离开的时候,才发现,乐团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难以割舍的感情。我想,我还可以参加年底的演出,还可以跟着乐团参加很多的排练,但是,演出之后呢?就再不来排练,再不关心乐团的动向了吗?我真的离开,舍得下吗?”
每每翻阅学生们的排练日志,北京八中交响乐团的老师刘璐总会充满感动!
她和同事们经常会在一起聊,究竟要办一个什么样的乐团?是单纯为了比赛?是为争一个名次?
“我想,学生们的排练日志已经给出了答案。比赛固然可以证明我们的实力,也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向其他学校乐团学习,更好地提高,但真正把我们大家聚拢在一起的,其实就是最简单纯粹的‘爱’,对音乐的爱、对伙伴的爱、对集体的爱,只有真正变得纯粹一些,也才会真正收获得更多。”
排练,当然不是什么耽误时间。“因为在这里,我很放松,很快乐,很享受,乐团会创造出一种氛围,让你可以暂时什么都不去考虑,只去聆听、欣赏。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交响乐是种很神奇的音乐形式,它是一种可以铺展出画面的音乐体裁,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画面,不同的联想,但他都可以在观众心中产生出共鸣,因为它可以触及内心深处,给予观众感动和震撼。”
组建乐团不是为了培养专业演奏人员,而是要给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为了争取其他学科老师的支持,乐团每年都开展开放日活动,让老师们“考察”乐团排练,主题就是“老师,请欣赏不一样的我”。由此,老师们看到了学生的另一面,看到他们与音乐的融会贯通。
心近了,老师们的理念更一致了,孩子们的天地更广阔了。
每次排练之前,北京八中乐团的艺术总监刘峥都会要求团员们先阅读作品的背景资料,通过看人来看作品。每学一部交响乐,都把相关的历史熟悉一遍。排练时也不是机械地一曲接一曲地单纯练习技术、应对考级,而是给学生讲很多相关的人文知识。一部伟大的作品,蕴涵着人生、历史、社会,蕴涵着善良、正义、高尚。在他看来,“学生学习好,又喜欢音乐,对音乐的理解力就更好,欣赏作品的视角就不一样,能看到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音乐学院……一串串院校背后,是乐团成员们面向的一个更加充实、多彩的人生。
回望,是一生的幸福
“那一晚,他们成为第一支登上人艺舞台表演的中学生话剧团。对同学们来说,这次经历是挑战、是历练、是成长、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将是他们一生的自豪和骄傲!别样的感受和经历,其中的‘滋味’可能会被放大、放远,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们的一生!”北京166中学王蕾校长说。
在这个曾经是“贝满女中”和“女十二中”的校园,走出了多位气质女性。
其实,不只是话剧,延伸着对母校的留恋。虽已是古稀之年,3位年长的166中学校友周彬、鲍蕙荞、谭志湘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不知道,没有艺术,我的生活将会怎样?但我知道,有了艺术,我享受着幸福、快乐、甜蜜。”
弹琴、歌唱、研究戏剧,同样的白发老人,但你在人群中就会发现,沧桑的面容下的独特之处,是内心的充盈,是洗礼后的幸福。
这就是艺术的魔力?
优秀的音乐老师艾碧珈,美术老师陈今言,语文老师王立玉,谈起曾经的老师,设计师周彬抑制不住地激动:课堂上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课下欣赏中外音乐、参加舞蹈队、合唱队、编排节目演出、看话剧、看小说、看画展、听音乐会……
那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5年。“我的学习很轻松,并没有因为参加文艺活动影响学习。高考时我们三个好朋友,在中山公园后湖租条船,带点吃的,边玩边复习功课。我们分别考上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大。”
新疆舞《我们新疆好地方》到现在还记得;识五线谱就靠中学时的基础;中外经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都是在中学时初看的。这些,养成她乐观、开朗的性格,更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享受艺术,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待世间事物总能发现其中的真善美。
尽管,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利益和竞争的世界;尽管,对现在的艺术教育我们常常会抱有现实的需求:推荐、升学、保送……但如果它真正走入你的内心,步入夕阳之年依然灿烂的周彬说出四个字:一生幸福。(靳晓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