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娅玲分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可以划分成四个重要环节:一是研发阶段,二是示范阶段,三是工程设计阶段,最后是工程施工阶段。
“在过去很多情况下,这四个环节是脱节的,研发由研究单位承担,设计由设计单位完成,施工运营是企业的事情。这些单位各自为政,没有一个可以贯通全过程的桥梁。”钟娅玲告诉记者,亚连科技要做的事情,正是解决上述脱节的问题,在研究单位和产业之间架设桥梁和平台。
而要实现桥梁和平台的功能,这就要对亚连科技的市场嗅觉提出很高的要求。
2006年,亚连科技敏锐地捕捉到一个信息:光伏产业方兴未艾,多晶硅生产在国内颇具潜力。然而,当时国内多晶硅厂商使用的设备多为国外进口,光是一套尾气回收设备,付给国外厂商的技术许可费就高达2000万美元。
据了解,多晶硅还原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氢气、氯化氢、三氯氢硅和四氯化硅等物质,如能将尾气很好地回收利用,不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大大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
亚连科技与国内的多晶硅厂商客户紧密合作,经过两年研发,推出了独有的尾气净化装置。这套装置在四川一家知名的多晶硅生产企业成功投产,为该企业每年直接节约上亿元的费用,相当于每公斤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减少了248元。
“而我们的价格仅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钟娅玲自豪地对记者说,科技报国的理想,终于得以在一个个项目中逐步实现。
目标创业板
“我很幸运当时选择在成都高新区创业,在这里我们不仅获得了政策扶持,更难能可贵的是感受到了成都高新区对创业企业的人文关怀。”钟娅玲告诉记者,她并不知晓很多政府职能部门的位置所在,却能足不出户就办理好一切相关的繁杂手续。
此外,由于税收的减免优惠,使公司迅速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由于政府出面担保,使公司及时获得了银行的贷款,解决了限制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
据了解,亚连科技去年收入超过2亿元,缴纳税收近千万元。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亚连科技注重技术积累,先后获得专利18项、科技成果鉴定9项、科技进步奖4项、科技资助7项、商标33项。
钟娅玲称,目前亚连科技已经着手股份制改造,下一个目标是冲刺创业板,实现上市。
创业观察
鸿鹄志 平常心
与记者谈话时,钟娅玲始终温婉地微笑着,“死亡谷”、“分道扬镳”……这些创业过程中的刀光剑影,都被她用平实的语言一一化解。“科技报国”,从有些人嘴里说出像一个口号,然而钟娅玲却用十多年的时间,默默地将它付诸实践。
学者出身或从事技术的人在创业中,往往容易犯一个通病——技术至上,忽视市场。钟娅玲在这上面也吃过苦头。
据她回忆,创业之初,作为总工程师的钟娅玲没能摆脱归国学者的架子,在业务谈判中对自己技术的价值抱着过高的期望,结果吓跑了客户。到了年底,公司的营业收入只有8万元,而支出却高达20万元以上。
“伤心的眼泪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教授学者的称号只说明一个人在他所擅长的专业领域里是行家里手,而不能代表全部。在面临一个需要丰富实践经验和运作能力的陌生的市场领域,我只不过是一个手足无措的学生。”钟娅玲在总结自己的创业心得时说道。
在创业的第二年,她丢掉了学者的身份,将自己的心态归零,花了200多天的时间到企业去寻找自己的用户,到工厂去实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技术。这一年,公司开始盈利,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