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名校,简历人家压根不要
春节过后,不少人又奔波在求职路上。“人家张嘴就问我是一本还是二本,一听我是二本院校,简历都不让我投。”小杨是一所二本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因毕业院校不够出名,直接被一家电力企业拒之门外。
近日,多场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在济南举办,不少在求职路上“奔波”的大学生发现,在招聘启事的背后,性别、院校、地域等都能成为拦路虎。
毕业生被贴上院校标签,“非名校不要”
“我去了好几个单位,看着有不少学生都围在旁边交简历,但人家一看我的简历,头也不抬就说‘招满了’。”说话时,小杨的语气十分平静,她说这已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我知道是为什么。”小杨说,直接原因就是她毕业的高校不是名校。
“二本院校的还嫌自己受歧视呀,我倒是一本院校的,可企业招聘时还分成‘211院校’和‘985院校’,有的指定要‘985院校’,我这种的也不受待见。”应届毕业生小张说,现在企业在招聘时对院校也很挑剔,特别是部分待遇比较好的企业。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毕业生都曾面对过这样的院校歧视,特别是一部分“三本”院校的毕业生,更是经常遭遇招聘人员的“漠视”。一家化工企业在招聘简章中直接标明:2012届本科(不含“三本”)毕业生。“我们高考成绩确实不如名校学生高,但我们的能力未必不如那些名校的学生。”毕业生小朱说,她就有同学对企业的这种“歧视”性院校规定不满,直接闯到招聘单位的面试现场,要求给一个展示的机会。
歧视性就业门槛多,常“隐藏很深”
一名山大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她见过一份让她记忆犹新的招聘启事,“这家企业明确写明‘985院校’本科生4500元/月,‘211中非985院校’本科生4000元/月,其他院校本科生3500元/月。虽然我们院校符合企业的最高标准,但是作为找工作的学生看到这样的标准还是不太舒服。”
据记者了解,像这家企业在招聘启事中明确写明不同院校毕业生薪水的“勇敢”企业并不多,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院校的“挑剔”并不是在明处,很多都是属于内部掌握。
大学生们在求职时不仅要通过企业提出的院校标准,有时候还要面对性别上的歧视。“我刚坐下,人家就说已招满了,而我男朋友去的时候人家就让他下午直接去面试,真是气死我了!”近日,记者在一场招聘会上就听到了一女生正用方言向电话那头抱怨自己的“悲催”经历。“我已经找了半年工作,面试时会不会喝酒、有没有男朋友、家是哪里的,甚至父母的工作都是我求职路上的‘门槛’,这些要求招聘启事上都没有,却真实存在。”山东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娟说。
【求职支招】
投完简历后,还要主动联系
“我给大学生的建议是,能当面投简历的一定要当面投给招聘人员,多与企业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要求。”山东师范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褚庆成说,大学生当面投简历是最好的求职办法,这样招聘企业能对求职者有一个直观了解,大学生也能与企业沟通,“这样一些隐性条件能提前了解。”大学生在递简历时也要多个心眼,有时候招聘人员的话还是有暗示的,如果你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他们一般会有所表现。
大学生递完简历后,不能一直处于等待的被动状态,特别是企业当时没有告知何时回馈结果的那种情况下,大学生一定要在三五天后主动打电话,问一下情况。“这样一方面是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方向,避免白白等待,另一方面也向企业传递了信息‘我真心愿意去’。”求职时不怕多说话,最忌讳递了简历就走。
提醒大学生,虽然各种求职门槛真实存在,但是“只要人家没有明说,咱们就要去试试”,不能因为有门槛就自打退堂鼓,把简历递过去就有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