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金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乡村体验田园式生活,在南召县日渐成为新时尚。该县突出生态优势,彰显农业特色,实施“全域景区化”重大发展战略,以丰富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重点旅游项目带动,使生态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从示范到普及,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打造旅游新模式
南召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该县确立旅游强县发展战略,按照“政府主导、资源整合、战略合作、深度开发”的原则,实行市场化运作,打造了五朵山道教文化游、宝天曼自然生态游、莲花泉休闲度假游、真武顶山水风光游、丹霞寺禅修文化游等六大板块,打响了“原生山水、远古南召”品牌。被授予“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
按照“大景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树立“全域景区化”发展理念,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经营。以县城为中心、以景区为焦点、以景观为节点三点支撑,通过有效整合发展资源,优化“一城四镇七景遍地园”的发展结构,形成“全县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旅游产业集群新格局,努力实现从传统旅游产业向泛旅游产业嬗变,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构建美丽新家园
南召县深入推进“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按照“全区域规划、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要求,以打造生态休闲县城为中心,围绕主要交通环线布局打造7个主体旅游景区(五朵山景区、宝天曼景区、丹霞寺景区、莲花温泉景区、猿人峡谷漂流景区、伏牛山天池景区、真武顶景区)、4个魅力城镇(云阳镇、南河店镇、马市坪乡、乔端镇)、20个美丽乡村和一大批休闲田园农庄,实现景景相连、景城融合、城乡一体。把县城建设成游客集散地和县域最大的旅游服务管理中心,围绕黄鸭河景观带、老城区、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城北文化区“一带四区”布局,深度开发中心城区复合型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一山一水一园区”(青峰山旅游观光区、黄鸭河景观带、城南产业集聚区)等旅游载体,提升中心城区宜居度、承载力、辐射力。
景区是全域景区化的核心。今年该县计划投资5亿元,持续提升主体景区品质。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景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森林避暑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创建5A级景区。五朵山景区把九龙湖纳入开发范畴,完善规划编制,开发漂流等休闲项目,申报五朵山省级森林公园、九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莲花温泉景区实现转型升级,深度开发医疗养老、中医养老养生等系列产品,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并把猿人峡谷漂流、猿人山滑雪(草)场和圣人垛景区融合开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猿人山大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丹霞寺景区以养心养老为出发点,提炼佛禅养心文化,着力开发禅修养老产品,打造花园式佛教安养院。
乡村涌现新亮点
7月初,该县举办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高端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花卉园艺、规划设计专家及农林部门领导,围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美丽乡村融合发展进行研讨。确定建立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农村休闲观光游为核心,集产业发展、环境宜居、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南召县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300天以上,被誉为“玉兰故乡、天然氧吧”。玉兰花木为花农带来丰厚经济利润的同时,也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距唐庄村桃花源约两公里的山头村“玉兰生态观光园”,各种名贵珍稀苗木古树数不胜数,培育了玉兰、桂花、紫薇、红枫、海棠、古树园等10多块精品示范园地,成为游客乡村生态旅游的首选地。
在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产业中,该县坚持“产业为基、村庄为本、旅游为魂”的原则,树立“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理念,实行规划引领,充分挖掘农村人文景观资源和旅游元素,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旅游设施,规划建设云阳镇山头村核心区、皇后乡皇后村、小店乡李村、留山镇下关村、城郊乡前庄村、马市坪乡南坪村核心区6个区域,作为试点进行打造,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实行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把2015年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年终奖补资金并入美丽乡村建设县财政奖补范围,从2016年县财政列支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专项资金予以奖补,支持规划设计、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园建设,努力把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做出特色,使其成为南召一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