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淅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和交通运输执法局联合执法人员,在通往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的335省道香花镇联合执法点,将被查获的一台非法改装、加高栏板货车录入联合治超信息平台。在交警依法对驾驶人罚款记分和交通执法人员暂扣其有关证件后,责令该车车主王某3日内自行拆解非法改装部位,恢复原状,经检查合格后放行并发还车辆有关证件。这是淅川县自去年6月以来,治理货车超限超载集中行动中拆解的第500台非法改装货车。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一大批供水配套工程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陆续上马,加之县域丰富的矿产资源,各地货运车辆纷至沓来,道路压力和生态环境负面影响陡增。淅川县公安交警和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明确工作定位,强化治理责任。在县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两部门深入研究制定了建立联合执法站点和实行站点联动、巡查联勤、案件移交、信息公用、情报互通、程序应用等六项具体实施细则,为长期长效联合执法提供了“执法有据、职责分明、分工清晰、便于操作”的工作准则。
淅川县交通运输执法和公安交警部门根据治理超限超载的需要,设立三个固定联合执法站点和两个流动执法分队,每个站点和分队由两家各抽十名交通执法人员和两名民警、四名辅警,配备相应的执法装备,实行人员三班倒的全天候全路面覆盖执勤模式。在常态化联合执法的同时,两部门每月会商1次,分析研判,掌握动态,并有针对性地组织2至3次联合集中行动,在超限超载的重点时段、路段形成强大声势,震慑违法。
针对联合执法现场分散、点多面广、即发性强、执法要求高等特点,淅川县交通运输执法局和公安交警大队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自筹资金100多万元,购置科技装备,提升科技治超能力。设置联合执法视频监控室,建成信息化监督平台,将手机APP,车辆和监控系统传输人员位置、车辆轨迹、视频信息全部显示在监控大屏幕上,由监控管理人员根据路面情况对执法人员和车辆适时进行调配,及时高效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在10个月联合执法治理超限超载行动中,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在辖区各条公路上,付出了极大心血,取得了显著战果。据县环保部门测算,500台非法改装货车被拆解后,10个月即可减少扬尘污染1000吨,减少碳氢化合物排放25吨,一氧化碳排放150吨。对压降道路事故作用明显,与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前10个月相比,整治以来共减少因货车超限超载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120多起,同比事故起数下降30%左右。
当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淅川县货车超限超载违法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三笔账让我们不敢懈怠,只要还有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就要整治下去。”淅川县交通运输执法局局长王卫华这样说。
作者:王海锋 朱付新 武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