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健康>正文

爱耳日关注耳健康 中耳炎要规范治疗

A-A+2017年3月7日08:02南阳日报评论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丹丹)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关于如何避免耳科常见疾病的发生,记者采访了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闻克银。

  提到中耳炎,大家都不陌生,只要是耳流水、流脓等耳部疾病,大家都会想到中耳炎。到底什么是中耳炎?中耳炎有什么危害?怎么样防治中耳炎呢?

  闻克银说,常见的中耳炎性疾病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耳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冬春季多发,常发生于感冒后,主要表现为单耳或双耳听力下降,耳闷、头闷,尤以双耳者头闷胀感明显,有时伴耳鸣、耳痛。小儿患此病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而就医。如患儿为单耳患病,可长期不被察觉,而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等不可逆病变。预防分泌性中耳炎要防止感冒,积极治疗鼻部、咽部疾病。患此病后只要诊断明确,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均可痊愈。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4~7天后,主要症状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流脓、发热、食欲减退。儿童多为夜间剧烈耳痛,不能入眠,一旦鼓膜穿孔,耳流脓后症状减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治疗及时得当,可防止鼓膜穿孔。如治疗不当出现鼓膜穿孔,待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彻底消退后,部分患者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预防感冒,积极治疗鼻腔、鼻窦、鼻咽部疾病,有助于防止中耳炎复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6~8周,病变侵及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常合并存在慢性乳突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临床上可分为静止期和活动期。静止期最多见,除听力稍差外,无明显症状。活动期,耳持续流黏稠脓,可有臭味,如有肉芽或息肉出血,则脓内混有血丝或耳内出血。患者多有较重的传导性耳聋。此型中耳炎可发生耳后骨膜下脓肿、迷路炎、面瘫、硬脑膜外脓肿、耳源性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外、颅内并发症。 闻克银提醒患者,患了中耳炎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全面检查,正确诊断,规范药物治疗,必要时行鼓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修补、听力重建、乳突根治等手术治疗。达到消除中耳炎症,恢复正常听力,或尽可能保留听力,提高生活质量。(来源:南阳日报)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