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汇渠清如许”—南水北调中线行移民故事系列报道之十四
大河网讯(郭俊华 生俊东 程海舟)9月5日,中秋节前夕,“迎接中线汛后通水,走进美丽移民新村”系列采访活动走进卧龙区移民新村。
卧龙区共有7个移民新村,安置移民群众5232人,解决移民搬得出的问题之后,如何解决稳得住和能致富,还有学生的教育问题,成了当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陆营镇:移民学校招生爆满移民经济快速增长
陆营镇东岳庙移民新村小学校长侯玉峰作为当地移民教师的表率,全家两代人“接力”执教,承前启后,矢志不渝,奉献在“三尺讲台”上。
刚搬过来的时候,东岳庙移民新村小学只有侯玉峰和妻子刘会丽以及他的父亲三个人。随后,卧龙区政府为学校安排了十来个从大学刚毕业的招教老师,补充这里的师资力量,新来的老师学历高、思路灵活、师风师德好、上升快,很快成为当地教育系统不可小瞧的一股力量。
由于陆营镇东岳庙移民新村小学硬件设施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棒,很快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邻近村落的人也想把孩子送来。
“今年一下子就有800多人报名,学校条件有限,最终只招收了346人,其中移民学生百十余人,目前学校在陆营镇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学校了。”侯玉峰激动的说,学生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可以写一手规范字,讲一口普通话,学一门好技能!”
最近几天,由于卧龙区新的招教老师还没有来报到,刘会丽已经五六天连续不断的讲课,特别疲惫,但是一提到学生们,刘会丽的眼中就充满幸福。“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就是我最快乐的事情”,刘会丽告诉记者,从2010年搬来之后五年时间,看着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学校建设一年比一年好,很有成就感。
“我的三个鸡舍投资百十万,一万只青年鸡,一万只蛋鸡。蛋鸡一天能产蛋1100多斤,每天都有四五千元的净利润。”陆营镇东岳庙移民新村的李明章告诉记者,他对自己的养殖事业很满意。养殖场内上料、饮水和粪便清理全部自动化,鸡蛋主要销往外地,效益很不错。
李明章所在的移民养殖小区共占地60亩,由当地政府在投资200万元,移民自行投资800多万元。目前已有13家养殖户入驻投产,已建成鸡舍12栋,存栏蛋鸡8.5万只,养殖小区每天卖鸡蛋的收入就有三万多元。目前,全体移民已经取得了3年的土地租赁和收益和每年二十万元的移民帮扶资金。
蒲山镇:招来三色鸽合作建基地引进五金厂带动就业
蒲山镇杨营移民新村距市区八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82户,758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杨营移民新村选择了与企业强强联合的方式发展经济。
2011年冬季,杨营移民新村成立丹源牧草专业合作社,与三色鸽乳业养殖基地强强联手。建设一个占地800亩、总投资6000万元的奶牛养殖基地,预计每年能销售鲜奶3700吨,价值1800万元,纯利润1400万元,年综合收益可达2000万元,该项目又被定为全省二批移民100个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养殖基地可以解决200余人的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可增收4000元。即将投产的五金厂也将解决三四百人的就业问题,杨营村人手根本不够用,还需要兄弟移民村和当地子弟村的村民一起到厂里就业”,村支书杨自军目光坚定地说。
“我还在考虑是去奶牛厂还是五金厂上班,不管在哪工作,离家都很近,既能照看孩子,还能贴补家用。”朱应景是从2012年从附近村庄嫁到移民村的,她告诉记者,杨营移民新村现在有32户与当地联姻的家庭。她的丈夫杨晓钦已经在五金厂定岗培训两个月了,等月底一投产,马上就去上班,最低工资1800元,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