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丰兴汉 通讯员 闫海燕
消夏夜大戏连台,众戏迷喜笑颜开。盛夏之夜,在唐河县戏曲大舞台,每天晚上数千名观众沉浸在专业团体和民间团体轮番上演的戏曲展演中,这种盛况已经持续了40多天。
在“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和“河南省戏曲之乡”唐河,延续数千年的戏曲文化成为厚重人文的金质名片,演绎出“丝竹管弦”的“千古弹唱”,形成了独特的戏曲文化现象。
源远流长 底蕴厚重
唐河的戏曲渊源,最早要追溯到汉代。
1978年湖阳镇新店汉墓和1972年唐河城关镇针织厂一号汉墓都出土了舞乐百戏和角 戏的汉画像石。上屯镇等乡镇散布的汉画像石上也有百戏和角 的画面。
画面中,“女伎长袖折腰,踏盘蹴鞠而舞”,男伎“赤身倒立,滑稽逗趣”,包含了“独角”、“斗牛”、“戏虎”等艺术形式。其中角 技艺尤为精彩,表演时乐队端坐一旁,击筑吹笛伴奏,观众几前品酒,怡然自得,一幅幅演出画卷惟妙惟肖、真切传神。
到了明清时期,唐河的戏曲活动已趋于频繁。明嘉靖地方志有“提笔尚能哦楚调,楼榭歌台响管弦”的记载。说明当时的戏曲活动已从简单的说唱走上了舞台。近代以来,全县区域内戏曲班社林立,名角如云,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今天依然势头不减,看戏品剧仍然是群众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剧种多元 多姿多彩
经过历久弥新的千年传承和持续弘扬,唐河境内的戏曲之花越开越盛,出现了卷戏、二簧、宛梆、豫剧、曲剧、越调6个戏曲剧种星月争辉的生动局面。
唐河本土古老剧种首提卷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大笛,唐河人也叫喇叭戏。今存雍正年间湖阳仝湾李顺祭祖碑上就有“卷锣鼎喧,车马相连”的记载。与当时的清、簧、越、梆、锣共称五大名戏。
与卷戏同生共存的,还有二簧戏。二簧,是唐河人对汉剧的称谓。唐河的汉剧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念白是本地语言杂以湖广腔。既有韵味,又便于群众听懂、接受。唱腔受唐河地方戏曲的影响,男声质朴、简洁,以字带声,劲朗豪放;女声婉转,柔和流畅自然,以声带情,亲切感人。
2008年,经过汉剧草根艺人的执着坚守和县委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挖掘推介,“唐河汉剧”正式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文化底蕴丰厚的唐河,成为众多戏曲剧种的优势“集中区”。盘点起来,可圈可点。
首先说宛梆。宛梆有“乱弹”、“南阳调”、“枣梆子”等多种称谓。唐河境内最早的宛梆科班是宛梆艺人朱贵云在苍台乡朱里湾村开办的“老梆子”科班。上世纪末县内还有龙潭等地的民间宛梆剧团活动。
唐河境内观众最多,剧团最多的剧种是曲剧。1934年,洛阳曲剧名角刘喜儿、李玉等人在县城书院演出高台曲子,一下子轰动了全县。同一时期,越调在县域内也很活跃。有“一清二簧三越调,梆子班子里瞎胡闹”的说法。
豫剧是唐河最年轻的剧种。1949年,遂平“同乐梆子班”落户唐河,成立了唐河县梆剧团,1958年9月,更名为“唐河县豫剧团”。至此,豫剧这个河南省内最大的戏曲剧种,开始在唐河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直至今日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人才济济 硕果累累
唐河县戏曲最大的亮点就是原创剧目丰富,特别是在现代戏创作上硕果累累,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业界称之为“唐河戏剧现象”。
唐河自古文风昌盛,艺术创作人才辈出,不但走出了戏曲理论家冯沅君、剧作家陈涌泉等戏曲名人,县内也拥有一支辛勤耕耘的创作队伍。
目前,唐河组织创作并上演大型戏剧35部,小戏50多个,特别是90年代以来,年年出新戏,岁岁唱新声,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青山明月》、《这院那院》、《歧路冷雨》分别荣获河南省第四、第八、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创作于1995年的《青山明月》自上演以来,在获得了中国戏剧文学奖,第十六届田汉戏剧文学奖、河南省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创作的全省第一部优秀廉政戏曲《歧路冷雨》,成为省纪委“中原清风杯”河南省优秀廉政戏剧双季巡演的首演剧目,入选中纪委“全国优秀廉政文化艺术作品精品库”;创作的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移民生活的大型现代戏《丹江魂》,获河南省优秀剧本征集活动一等奖。
多年来,唐河为了鼓励扶助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先后举办了“唐河县民营剧团暨民间文艺团体调演”、“唐河县戏迷擂台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民间戏剧活动的发展与交流。如今,县内30人以上、行当齐全的民营剧团36个,20人以下的戏曲演唱组织230多个。
唐河在制定文化艺术事业科学发展规划时,把戏曲艺术的发展纳入到“文化强县”的发展战略中,建立完善了戏曲艺术发展奖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每年对获得省级以上创作和演出荣誉的先进团体和个人予以奖励;除了加大投入打造精品力作之外,坚持软硬件建设一起抓,近期编纂出版了近五十万字的《唐河剧作选》、《河南南阳二簧(汉剧)》丛书。同时投资8000万元兴建唐州大剧院,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