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民生>正文

新闻人物:一位山东老人的南阳情怀

A-A+2017年3月27日08:34南阳日报评论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石张楠 王鸿洋)

  “南阳倾注了我大半辈子的感情,我爱这里的山水、草木、同事、朋友……”记者近日在宛城区汉冶街道法制文化巷的一家居民楼院,见到了99岁高龄的山东老人于天界,聆听他的人生经历,感受老人深深的南阳情结。

  情怀:

  魂牵梦绕故乡情

  “孩子,欢迎你。”在院门口,初见于天界老人时,老人紧握记者的手,满脸笑容。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由于听力不好,交流攀谈主要靠家人帮助和题字板进行,老人讲述最多就是:南阳是我的第二故乡,计划在这里度过晚年。

  于天界老人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抗日战争期间,他在老家山东掩护群众、转移伤病员,给抗日军民运送物资。因表现突出,1943年,于天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同众多南下干部一样,38岁的于天界从山东来到河南南阳的方城县开展工作。上个世纪60年代初,于天界调入南阳工作,20多年的时间,于天界在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把心血和智慧都浇灌在南阳这片炽热的土地上。1984年在原南阳市人大常委会离休后,他回到老家山东省海阳市。

  随着年龄增大,于天界越来越思念南阳,1996年,81岁的他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南阳,暂住在孙女家中。2001年,家人凑钱给老人在汉冶街道法制文化巷买了房子。出门转转瞧瞧,感受南阳城市的变化,成为老人的一大爱好。

  家风:

  爱心至上传美德

  爱心至上,传承美德,这是于天界老人的家风。老人一生充满爱心,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他的子孙心怀感恩,帮助困难群众,传承了传统美德。

  离休以后,老人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把省下来的钱资助当地贫困户。“要有爱心,帮助应该帮助的人。”老人以身作则,良好的品德影响感召着他的后代。“爷爷是家人的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老人孙女于凤卿、于凤华和孙子于海波在南阳扎根创业,工作之余,大家一起做义工,照顾生活不便的老人,给环卫工人做爱心早餐。于家子孙的坚持,受到了群众一致称赞。

  情操:

  一生正气励后人

  做人必须多做好事、善事,当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于天界老人始终坚守的信条。

  “儿孙长大后到社会上拼搏,应该靠自己,而不是依靠别人。自己的一辈子是否有出息,就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靠自己拼搏和奋斗。”于天界一直这样教导家人。于天界的二儿子于福年18岁毕业后来到南阳,希望父亲能找个工作,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不要指望我,要自力更生。”“不能开后门办事,党给的权利是为人民服务。”他的一生正气鼓舞和教育了孩子。老人说,若想子女成才,就必须从基础打起,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令老人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儿孙都很本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工作。

  工作上每次调动,于天界都会把单位配的物品列举清楚,待有关人员检查完毕后才放心离开。离休前,为了关照老干部,单位分给他一套住房,于天界谢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于天界老人的一生正气令人敬仰,一直激励着后人。(来源:南阳日报)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