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乡县衙博物馆应邀参加“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
为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全面深入推进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2016年12月21日,正值冬至节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京组织召开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晓杰应邀参加会议。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办公室主任荣书琴、保护处处长宋伟、管理处副处长张晓莉、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处长张玲;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副院长牛根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天文学、农业遗产、新闻传播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二十四节气两个申报群体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和十个申报社区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馆、内乡县衙博物馆,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花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村民委员会、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村民委员会,贵州省石阡县文化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文化馆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会上专家学者提出,首先要在传统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对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从理论学术研究角度做深入探索,启发集体认知和社会觉悟,使广大基层社区、群众成为传承主体,自觉传承。其次,二十四节气引发并提醒我们,应当加大力量保护我国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灵魂、根脉与核心,承载着先人生产生活中的秩序观、规律观、生态观、道德观、诚信观等等,将之作为整体加以坚守、传承,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尤为迫切和重要。第三、要有效开展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普及、传承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比如,将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进行知识普及;加强民间民俗的地域性传承,关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在正式场合、日常生活中鼓励使用历法、节气等概念;充分利用公共空间,有辨识度地进行文化表达,开展知识传播等等。第四,建议专家们走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连辑同志认为,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将有助于加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罗微同志表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将继续在文化部的领导下、在专家的支持下、在尊重遗产持有者群体和传承人意愿的前提下,秉承国家意识、专业意识和发展意识,认真履职,更好发挥专业机构作用。(岳立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