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撰文丨金水河记者小黑
今天,中纪委官网上刊发了一则关于河南紧盯扶贫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强化监管消息,迅速引起了小金注意。
文章称▼
近日,河南省举办“精准扶贫、廉洁为民”全省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题警示教育活动。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正晓出席活动并讲话。任正晓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站位全局,服务大局,扎实做好惩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腐败工作,严格监管扶贫资金使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
看似平常的背后,稍微一联想,便知其中内涵。
背景
全国两会开幕以来,扶贫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截至3月7日15时,网络媒体有关“精准扶贫”这一话题的报道量达3.6万余篇,传统报刊5033篇,微博、微信讨论量超过1.5万条,“脱贫成果”“脱贫样本”“数字脱贫”“增强内生动力”等热词被大量提及。要说扶贫可不是什么新话题,但这次却格外受到重视。
拿两会来说,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就曾两次提及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我们的时间表就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几年时间,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这样的提前就容易掺水。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要选派好驻村干部,保持基层扶贫干部相对稳定,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有效性。现在所有扶贫地区的领导干部都要坚守岗位,要保证人员的稳定。
早在今年刚开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就进行了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主题是“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小金梳理发现,这次集体学习,与以往颇有不同。在本届政治局迄今举行的39次集体学习中,主题多为经济、党建、国家安全、生态文明、反腐等领域,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也未曾举行过以“脱贫扶贫”为主题的集体学习。也就是说,“脱贫扶贫”走进中南海讲堂,这还是第一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集体学习没有“讲师”现场讲解,而是播放了有关脱贫攻坚的专题片……“底线任务、庄严承诺、攻坚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千钧,清晰绘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蓝图,更是充分体现这次部署非同寻常的重要分量。
这些信号无不表明,扶贫、脱贫这件习总花费精力最多的的头等大事,已进入最后攻坚“啃硬骨头”阶段。
问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优化的顶层设计,也要通过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但要切实干,而且要干得到位,以保证中央决策在地方不走样。而随着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更大、项目更多,涉农扶贫款项逐渐成为“唐僧肉”。
“该发的补贴不发,该给的农资没给,反之利用手中职权或工作便利肆意侵吞贪占惠民补贴、扶贫款项等,以此中饱私囊、优亲厚友……”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数月的通报来看,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呈现易发多发态势。
2016年8月1日晚,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开曝光了9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小金梳理发现,中央纪委此前曾转载过地方纪委通报的扶贫领域的违纪案例,但以中央纪委名义曝光典型案例这是第一次。紧接着,8月12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又集中通报了88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其中扶贫腐败领域的案件至少有25起,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
中纪委通报中称,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
小金梳理扶贫领域腐败的涉案干部占用手段,主要有这几大类
截留挪用,摊派克扣。一些基层干部将土地征用补偿款、农村低保、危房改造补助款甚至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等肆意截留,“专款他用”。此外,还有一些村镇干部在有关部门已经拨付专项资金的情况下,违规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收费。
虚报冒领,骗保骗补。通报案例中,利用手中职权或工作便利,以虚开虚报、冒名顶替等方式骗取惠民资金、低保、医保及各类津补贴,“劫公济私”、优亲厚友的现象多发。
吃拿卡要,“任性”用权。在通报中,黑龙江、天津、湖北等地都出现过一些基层执法、监管部门或行业工作人员等,利用手中职权,刁难群众、吃拿卡要。
“雁过拔毛”,啥钱都占。从农机补贴、养老保险到孤儿费、抚恤金,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保命钱”等在一些地方屡屡遭到“揩油”和“打劫”。特别是在一些农村贫困地区,常有扶贫资金和物资被“硕鼠”瓜分,“劫贫济私”。
从多地查处的案例来看,这些“硕鼠”官位不高,权力不小,贪欲很大。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看,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多发生在县、乡、村三级,涉案人员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村出纳等“两委”成员和村民组长等村组干部,乡镇站所工作人员和部分县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科级以下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占了较大比例;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涉及的罪名主要是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其中,贪污、套取扶贫资金是最常见的犯罪手段。
为什么会腐?
在以往,扶贫领域的一些贪腐行为往往被忽视,甚至并没有被定性为腐败。扶贫腐败也被称为最容易被忽视的腐败。在扶贫领域,很多直接受害人,即留守村民们对这种现象似乎无可奈何,甚至默认。贫困地区的村民维权意识相对缺乏,也给相关干部造成贪腐行为“能见度低”、“可见光小”、“隐匿性高”的错觉。于是,他们把本该给村民的政府拨付款项当成“唐僧肉”任意“宰割”,而部门内部不敢监督,上级监督又流于形式,必然走向腐败。
落实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纪委部门重拳出击,清除扶贫领域腐败的“默认”模式。2016年1月12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不到两个月,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召开,全会报告将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同时,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明确,“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行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公报的这一内容,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必须严惩扶贫领域腐败,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此后不久,在参加去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王书记强调,“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就决不客气。”
由此,河南开展“精准扶贫、廉洁为民”的活动恰逢其时、很有必要。根治这些缭绕在群众周围的蝇贪,先抓准再打狠并不断加强预防震慑工作,河南,一直在行动。
首先是认识。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正晓在“精准扶贫、廉洁为民”为主题的河南省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题警示教育活动上指出,确保“十三五”期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既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立下的军令状,更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点工作。
小金检索资料发现,这个活动并不是今年首次举行。去年年初,省检察院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部署了为期5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2016年6月,省检察院在河南新县,与国务院扶贫办举办了全国“精准扶贫、廉洁为民”专题警示宣传教育基层行启动仪式。2016年8月,省检察院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县,与省扶贫办举办了全省“精准扶贫、廉洁为民”专题警示宣传教育基层行启动仪式。2016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举办扶贫领域宣讲活动492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5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2万余册。
其次是部署。如何扎实做好惩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任正晓也支了招
要严格监管扶贫领域权力和资金的使用,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查找廉政风险点,健全完善权力约束机制。
要紧盯扶贫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强化监管,确保扶贫资金精准用到真正贫困的群众身上。
要严肃查处扶贫开发领域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斩断伸向扶贫款物的黑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要加大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力度,开展专题宣讲活动,为脱贫攻坚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
再次是做法和成效。近年来,围绕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预防,河南省检察机关频繁祭出“重拳”
2016年,河南省检察院先后出台《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关于全省检察机关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服务和保障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十条意见》,加强对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
为使对扶贫资金的监督更加精准,2016年3月,河南省检察院与河南省扶贫办召开联席会议,部署开展为期5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明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情况,形成工作合力。目前,全省绝大多数检察院与相关部门建立扶贫领域联席会议制度,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不断推进。
在积极惩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同时,加强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2016年5月,专门下发《关于在扶贫领域围绕扶贫资金开展同步预防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预防部门确定具体承办人,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围绕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深入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扶贫资金专项同步预防,推动建立健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防监督机制。
为了助力脱贫攻坚,河南省检察院开展了“百千万工程助力脱贫”工作,把商水县城关乡瓦房庄村作为扶贫联系点,28个支部书记与贫困户“结对子”,一对一开展脱贫攻坚。各市分院均确定了对口帮扶点。此外,全省检察机关通过选派优秀检察官到贫困县挂职锻炼、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等开展扶贫工作。
此外,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预防调查、预防告诫和约谈制度、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法制化等也相当亮眼。
在河南商丘,检察机关通过制定出台《预防职务犯罪预约谈话实施办法》,将预防约谈机制贯穿于扶贫攻坚工作全过程,“约谈对象覆盖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确保预约谈话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小金注意到,上述《办法》规定了“随机约谈”的情形,其中一项就包括惠民资金拨付到位后以及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时期及时进行约谈等。
成效如何?看数字。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以来,商丘市共约谈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810余人。推行预防职务犯罪预约谈话机制5年以来,被约谈部门和行业职务犯罪发案率较约谈前下降了89.2%,职务犯罪大要案发案率较约谈前下降了93.8%。2016年1月至12月,河南全省检察机关共查办扶贫领域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515件840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396件616人,渎职侵权犯罪119件224人。
更令人关注的是,在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建设上,酝酿多年的《河南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施行,预防立法实现法制化。
总而言之,解决‘蝇贪鼠害’,既需要常规的监管、惩处手段,也需从基层治理角度着手斩草除根。小金认为,除抓牢党章党纪等硬制度建设外,还应积极重视发掘乡规民约等“软制度”,发挥它们的约束和治理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选拔,将执纪问责的关口前移,多种途径选拔、选派优秀人才,帮助基层干部更新换代,加强基层自我造血能力。
来源:金水河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