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晓告诉记者,此次,全省共有25个县(市)申报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经过前期的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环节,淘汰掉了其中15个县(市)。最终的建设试点,将结合“考生”的表现,从此次参加答辩的10个县(市)中产生。

  “最终将确定6个建设试点,其中2个国家级建设试点,4个省级建设试点。”省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副主任陈霞光说,根据财政部和我省方案,每个国家级建设试点将获得2500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省级建设试点的资金支持规模还未最终确定,不过“不会超过国家级建设试点”。

  2500万元的资金支持乡村发展,对于县级政府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也难怪县长、副县长们“冒汗”。

  申请完资金并非一劳永逸

  在答辩中,县长、副县长们被评委们问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结合本县实际,谈谈你眼中的田园综合体及其在本县经济发展中的影响。第二个问题是,结合本县项目实际,谈谈如何确保农民在综合体发展中的充分参与和利益分享。

  那么,各县准备如何建设田园综合体呢?孟津县常务副县长辛俊峰在答辩现场说:“我们将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思路,规划面积8万亩,总投资12亿元,打造‘都市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区、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河图文化传承区、生态果品采摘区、美丽乡村示范区’五大区域。通过持续建设,到2020年内,田园综合体将实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特色亮点更加突出,创业创新更加有效,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等目标。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以上,综合收益10亿元以上,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3万人以上。”

  辛俊峰举了该县“十里多彩长廊”项目的例子,该项目“三季鲜花盛开,四季瓜果飘香”,2016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带动就业上万人,实现综合收益达3亿元,他表示,“这就是我们角逐试点的资本”。

  各县在竞争资金时“踌躇满志”,不过,对于省财政来说,资金下发后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呢?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中,我省将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和考核评价,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试点项目进展缓慢、达不到工作要求,我们将取消其试点资格,停止拨付,直至收回试点资金。”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霞光说。

  并非所有财政资金都要“竞争分钱”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省财政厅多次举办类似的答辩会,让各县(市、区)竞争项目资金。

  就在今年3月31日,省财政厅组织河南省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答辩会,在这场答辩会上,来自全省42个县(市、区)的主要领导,奔赴数百公里只为了10分钟的“赶考”时间。这种被称为“竞争分钱”的模式始于2013年,并在“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得到了财政部的肯定和各界的广泛看好。

  那么,今后是否我省涉及财政的所有项目都将采用答辩这样的方式获得资金呢?“不全是这样。”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樊晓介绍说,采用竞争的方式能体现公平、公开、公正性,也适用于那些需要确立试点、示范的项目。不过,像一般性的财政性资金分配,还要兼顾均衡性和公平性,做到“人人得实惠”,并不适用竞争的方式。因此大多数专项资金还是会采用传统的“因素法”,结合人口、农业劳动力等综合因素来进行评估,确保惠及每个人。

  据财政厅工作人员透露,本次答辩后,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初步评选结果将在一周后面向社会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