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已为市县提供3884亿财力支持 民生保障资金投入应保尽保》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宋迎迎/文图

  6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重点发布河南省“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工作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庆业介绍了我省财政资金具体保障情况。

  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 资金直达市县基层

  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是相当一部分县区的重要财力来源。今年以来,我省进一步加快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进度,陆续向市县预拨医疗卫生、稳就业、稳投资、财力补助等资金,截至5月底累计下达38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2亿元,为市县落实“三保”支出和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今年中央财政将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总共2万亿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总量将比上年增长12.8%,其中与地方落实“三保”密切相关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和均衡性转移支付分别增长10%。

  我省还将强化预算管理,进一步压减会议、差旅、培训、出国等公用经费以及受疫情影响可暂缓实施和不再开展的项目支出,省级一般性项目年压减累计比例不低于10%,对当前尚未下达的非重点、非刚性专项资金按照不低于50%进行压减,集中财力保障“三保”等重点支出。

  下拨百亿救助补助资金 民生投入“应保尽保”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的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的任务艰巨。据了解,我省民政部门常年救助的对象有900多万人。发布会上,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尚英照表示,今年以来,全省民政部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精准实施救助等,全力保障疫期下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020年,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09.7亿元,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以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比2019年增加近10亿元。”

  充足的资金保证之下,我省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3860元提高到4260元,增幅10.4%;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由520元提高到570元,增幅9.6%;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各增加12元,分别达到286元、178元,稳定实现贫困人口“吃穿两不愁”目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达到年人均5538元,有效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

  除了提高标准,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司新鲜介绍说,河南还适度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对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导致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城乡居民,凡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同时,加强贫困人口摸底排查,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适度扩大临时救助范围,帮助其渡过生活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