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西瓜销售服务点“家长”啥态度?
◎“家长”要撵走“麻将”,为瓜农进驻“腾地方”
本是用来卖西瓜的,却成了市民的麻将室。记者将此事反映给了该路段的管辖区郑州市中原区相关单位。一位张姓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立即通知辖区社区工作人员加强管理。
张姓工作人员说,按照郑州市西瓜办的工作要求,今年中原区设立了80个西瓜销售服务点,已于6月下旬全部设立到位。而对于西瓜销售服务点被瓜农“冷落”的现象,他坦言,他们做的是承接服务工作,不具备强制性,是否入驻要看瓜农自己的意愿。
◎今年建390个西瓜销售点,正逐个验收
昨日,记者从郑州市西瓜办了解到,今年郑州市要建立390个西瓜销售服务点。考虑到郑州市的交通环境,所以数量相比去年少了些。目前已经对金水区、中原区、管城区、二七区进行了工作验收,全部合格。接下来,还将对其他区逐个验收。
◎接纳瓜农“吐槽”,“大家长”称“号召加引导”
对于瓜农对西瓜销售服务点“不受待见”的原因,郑州市西瓜办工作人员李建军说,西瓜销售服务点都是设立的临时销售点,是办事处或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的地址,可以随时移动。
“因为这些销售点都是临时的,所以要求不能过高。”李建军说,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前期也进行了市场调研,与瓜农沟通交流了一些实质性问题。但西瓜销售点只是一个弥补手段,并不是西瓜销售的主要方式,大量西瓜还是主要靠大型农贸市场、超市等人流密集的场所来流通。
他解释说,西瓜销售点的存在,不是只能在瓜棚里面卖瓜,在销售点附近的区域内,瓜农都可以卖瓜。西瓜销售点只是一个过渡的手段,西瓜办不仅要为瓜农服务,同时还要兼顾市民的利益,对城市的综合发展也承担着责任。临时手段,不能按照成熟的模式去要求。
针对瓜棚“遇冷”,李建军表示,西瓜销售点所辐射出的问题不仅仅是西瓜销售,更是关系到城市管理模式。下一步,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瓜农进行引导、组织和号召,但并非强制。
瓜农到底想要个啥?
◎啥服务也不要,只要“别撵”就行
在西三环陇海路桥下面避雨的40多岁的瓜农、中牟人孙师傅(和文中第一部分的孙师傅不是一个人,但是一个村的),卖了十几年的瓜。每年在郑州卖瓜最大的感受就是被执法部门撵得“心慌”。
孙师傅说,政府真想实打实地为瓜农好,只要“别撵俺们”就行了。与孙师傅有同样心声的人不在少数。记者在不同路段询问的7位瓜农中,共同的心声就是他们什么都不缺,不需要提供降暑产品,不需要提供饮水,甚至不需要提供瓜棚,只要执法部门别撵他们就行了。
查看评论(56)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