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电梯停个把月如“家常便饭”

  记者了解到,天下城小区一期2003年开盘,距今已有12年,小区二期也建好有10年了,小区目前已经有4部电梯停运,出现的故障都很相似,突然下滑、停不到位、到层不停等。而造成电梯故障,除了时间长电梯部件老化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电梯损坏也是主要的原因。郝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年维修热力管道,小区电梯淹了好几部。

  郝女士说,电梯如果出现故障,小问题一两天内能修好。要是出现大问题,修起来时间久得“没影”,少则半个月,长的有时要一个月。据郝女士透露,目前小区电梯,只有出问题了才会有人修理,从未见过电梯维护人员定期过来维护。

  ◎多数超10年电梯“满身伤病”

  针对郝女士的说法,其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回复,由于电梯使用时间过长,根本不在维保范围。一旦电梯出现故障,他们会打电话给维修师傅。如果大型部件出现损坏,物业也无能为力,只能申报维修基金。

  记者经过数天的走访,发现多个小区存在电梯使用超过10年的情况,尤其是年限长久的电梯更是“伤痕累累”,不是轿厢地板和楼层地板对不齐,就是按键指示灯不亮等。

  【揭秘】

  ◎未检运行或非个案

  电梯发生的故障类型很多,比如关门不灵、平层(电梯和楼面间距离)误差太大、部分按键失灵等。那么电梯事故为什么频发呢?

  相关部门做过统计,“乱扔生活垃圾”和“门撞坏了”是连续多年来引发电梯故障甚至困人的最常见原因。业内人士表示,电梯的第一个“保姆”是业主,不当使用往往会导致问题发生。特别是很多新交付的楼盘,电梯还处于调试期,性能不稳定,业主们的集中装修,使得电梯受到较多考验。

  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保姆”,是后期维护保养。电梯维护保养有相应的国家规范,如果不按照规范来维护保养,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根据目前的相关规定,电梯实行的是报检制度,由使用单位在年检合格期限到期前30日内,向年检机构报检,检测机构在验收合格后发放新的年检合格证。“只有先进行了报检程序,检验机构才会去开展检验工作。”该业内人士介绍,依照有关规定,电梯未通过年检,没有年检合格证书,理论上不得继续使用。但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如果真的关掉是不现实的,可能会引发居民的不满,给生活也会带来不便。未通过年检继续运行,许多小区都有这样的情况。”

  ◎日常维修保养大多流于形式

  在记者走访的多个小区中,业主都反映从未见过维保人员给电梯做过定期维护,大多是“啥时候坏啥时候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国家质监部门的“验收关”和“年检关”外,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所有电梯为了保证安全性,应该每15天保养一次。“不能出具维保合同的,就不发给‘使用合格证’,也不予年检,这是一项强制性规定。”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电梯的使用安全主要取决于日常维护保养,“只有保养到位,才能使电梯时刻处在安全有序的状态。这有赖于使用单位和维保方都能严格履行维保合同”。

  “虽然形式上每部电梯都有人在定期做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但在现实中,却有不少负责电梯维保的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使维保流于形式。”该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许多电梯都是由第三方公司负责,维保质量参差不齐。也有一些小区懒省事,或为了节约成本压根不提维保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