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初期项目“水土不服”,她也走过弯路

  周湾村一共562户,2798人。贫困户占174户,贫困人口783人。“尤其是一些没有劳动力的家庭,脱贫难度非常大。”

  刚到周湾的时候,有的村民和干部对陶曼晞抱着这样的心态:上面扶贫就是送钱的,给周湾修路、盖房就行了。陶曼晞急了。“我到周湾来,是帮乡亲们脱贫的,不是简单地修点基础设施就算了。”

  为了帮助乡亲们快点脱贫,陶曼晞到处找项目、拉产业。

  “那一段,陶书记天天脑子里都是怎么脱贫,有时候半夜还会把大家叫来商量、开会。”周湾村支部书记周谟全说。

  陶曼晞说,她也走了一些弯路。“因为工作原因,接触了不少好项目,总想着把项目拉过来就好。”秸秆生物质发电项目、做羽绒服……这些项目都因“水土不服”没能成功。

  扶贫+科技,周湾村开拓125亩桑园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历练,陶曼晞已成了半个农业专家。为了保障村民短期内有收益,陶曼晞领导开发了种桑养蚕项目。

  “今年,周湾村共开拓125亩桑园,省科技厅购买的13万株桑苗,免费送给村民,现在都已经成活抽绿了。”省科技厅农村中心潘晓东介绍,他们还请河南蚕业协会帮助整理出桑树种植技术及管理手册,把省农业厅经作站的专家田继武,请到周湾村手把手教村民种桑树。

  陶曼晞说,种桑养蚕每亩荒地一年的收益为4000元。“我们已经帮村民联系好了蚕茧的收购商,一公斤蚕茧最低价格36块钱。”村里大部分贫困老人,都能养蚕脱贫。

  水稻“籼改粳”项目也已经拉开帷幕,信阳农科院院长宋世枝到村考察后,建议周湾改种粳米,“不仅能提高产量,粳米的价格也比籼米高。”下一步,他们还计划发展蔬菜大棚项目和太阳能发电项目。

  昨晚,陶曼晞和记者漫步在周湾新硬化的村路上。漆黑的天幕上,一串串星星闪烁,鱼塘里传来蛙鸣和鱼儿打水的声音。“周湾2016年脱贫,我们信心满满。”她说。

  小故事 我眼中的“第一书记”“一天三顿吃‘油’”啥意思?

  陶曼晞周湾报到的第一天,就面临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第一天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入户走访,陶曼晞带着油、米、面等慰问品到村里的贫困户家。村民拉着她的手说了半天话,她一句也没听懂。

  光山话,在陶曼晞这儿成了一门“外语”,感觉驻村驻到了“国外”。后来,为了方便沟通,乡里给陶曼晞配了一名入户随访“翻译”。

  “刚来时陶书记可没少闹笑话。”罗陈乡妇联主席刘冬玲,就是陶曼晞的“翻译官”,她告诉记者,第一天随访回来,陶书记一出门就问:刚刚老先生说一天三顿吃“油”,早上不腻吗?这可乐坏了刘冬玲,原来老人家说的是:一天三顿吃药。

  入户带翻译,陶曼晞总觉得跟老乡有距离。两周后,她攻克了语言关,终于能听懂光山话。

  轻声细语变成“大嗓门”

  语言关过了,融入当地生活,陶曼晞则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陶曼晞说,在省科技厅工作时,化淡妆、职业装、小皮鞋,说话轻声细语,这些都是办公室标配。

  驻村后,陶曼晞发现这一套行不通了。她悄悄收起了所有的皮鞋,行李箱里,多了两双运动鞋和几套户外服装。

  昨天上午11时,在村里遇到正在鱼塘边洗衣服的村民王全玉,陶曼晞立刻蹲下身子,扯着嗓门和老乡聊天。

  “刚下来的时候不习惯大声说话,乡亲们也觉得有距离。”陶曼晞说,跟老乡聊天时,她就照样学样。慢慢大家都接受了这个没有架子的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