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 蔡君彦

  本报讯 6月7日,当莘莘学子忙着应战高考时,在河南省肿瘤医院3楼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河南80后小伙儿郑迎旭、李广义,则迎来捐献“生命种子”、传递生命希望的大爱时刻,救助两位素不相识的姑娘。其中,郑迎旭捐献前曾经历突发急病、不得不住院治疗的坎坷,好在,顺利康复后了却大心愿。

  “能顺利捐献,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能做点儿小贡献也觉得骄傲。”昨天上午11时许,躺着采集造血干细胞时,郑迎旭一脸自豪的笑,他知道,自己等到捐献这天,不容易。

  35岁的郑迎旭是郑州人,是朋友眼中的“热心肠”,2006年6月加入中华骨髓库时,就期待着日后有机会配型成功,捐献救人。去年8月,得知自己与一位90后女孩配型成功,他爽快答应捐献。顺利通过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后,他原计划今年3月18日捐献造血干细胞,不料,3月16日却突发急性胰腺炎,腹痛难忍,无法如期进行。尽管中华骨髓库为患者启动了紧急动员程序,很遗憾未能找到其他适合捐献的人。

  “我当时很愧疚,也很着急,就想着身体能尽早好起来。”郑迎旭一番话,又给了患者希望。治疗半个月出院后,他每天积极锻炼,终于再次通过体检,成功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04毫升。

  虽然捐献造血干细胞经历坎坷,也成就了郑迎旭和另一位郑州爱心市民李广义的缘分,这两位性格迥异的80后郑州小伙儿,碰巧同一天、在同一家医院捐献“生命种子”。

  31岁的李广义是一位软件工程师,10年前加入中华骨髓库,通过QQ留言得知自己和患者配型成功后,他感觉“很奇妙”。能救人一命是好事儿,捐!见他爽快答应,善解人意的妻子也最终支持了他的决定,采集当天全程陪伴。李广义昨天捐献的19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送往江苏为一位姑娘传递生命希望。

  据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河南分库主任张书环介绍,河南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数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