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故事】见了世面转了思想

  老喻,十几年前从老家来到郑州,由于无其他技术,一直从事流动摊贩,全家以卖烤红薯营生,属于中原区几个“红薯家族”中的一支,也是让城管们头疼的一支“队伍”。过去由于管理上总是紧紧松松,也坚挺地度过了十几年。直到去年冬天,在一次次被围堵后,老喻明白了一个道理,“方向变了,真的不一样了。”

  过年的时候,家庭会议一召开,全家一致赞同开店,“必须得进店了,在外面卖肯定是不行了。”

  说干就干,老喻在协作路上租了个店面,年后他还去了趟北京,购买了两个大烤箱,彻底抛弃了黑黑的煤球,“还是烤箱干净。”老喻笑着说,自己去了趟北京见了世面也转了思想,以后决定好好干,把红薯通过店铺形式推出去。

  【惊喜】城管送来大花篮

  上午10点,锣鼓喧天,烤红薯店正式开业,让老喻意想不到的是,过去看到他总是表情严肃的人,竟然笑着举着大花篮过来了。“知道今天开张,特意订了两个大花篮捧捧场。”建办中队队长姚社广说。

  捧场归捧场,看到老喻门前没来得及收拾的甘蔗皮,姚社广建议他放个垃圾桶,保证道路干净卫生。“俺一定注意。”老喻笑着回答。

  【出路】小贩们要去哪

  据建设路办事处副书记赵爽介绍,精细化管理将成常态,以后市区内再见到流动商贩的几率会很小。那么流动商贩们将去往何处呢?

  “我们年前在执法的时候,就规劝他们合法经营,早日进店。”赵爽说,办事处还会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扩大疏导点的规模,让一些流动商贩进驻疏导点,做个缓冲。此次他们送花篮给老喻,也是为了鼓励其他流动商贩,积极进驻店面,让城市管理更规范,让经营更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