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辛苦攒钱

  为供儿女上大学,一天工作17小时

  “不识字,别的不会,就会做针线活。”石小花说,在老家,织布刺绣几乎是每个女人的必备技能,她不懂什么技术,也不知道是什么织法,只是觉得这样好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说起为何来到千里之外的郑州,石小花说,2011年,女儿考上了郑州大学,让一家人欢喜不已,但五千多元的学费,让一家人一筹莫展。为了挣钱,石小花和丈夫商量,留丈夫在老家种地和照顾两位老人,她来郑州,一边做针线活挣钱,供女儿读书,一边和女儿也能互相照应。

  刚开始,石小花租住在城中村,后来城中村拆迁后,在文化路一小区租了一间不到十平米的仓库,原本是房东放电动车的地方,石小花就是在这里日夜不停地穿针引线。

  亏了石小花辛苦挣钱,从第二年开始,女儿的学费都是石小花自己挣来的。

  2014年,儿子又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为了支付儿子每年八千多的学费,石小花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来干活,9点开始在马路边揽活,晚上又开着台灯,一直忙到11点才睡下。

  因为长期的拉线、扯线,石小花的右手伸开时,明显能看到两条线绳勒出的红色茧子。尽管工作辛苦,但附近居民都说,石小花是个爱笑的人,与人为善,有人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找她聊聊。

  现在,儿子马上要上大三了,女儿也考上了研究生。石小花说,女儿和儿子生活都特别节俭,节假日还会做兼职,这让她特别欣慰。她说,等儿女们都自力更生了,她就可以回老家孝敬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