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在业内人士看来,曹云金和郭德纲的矛盾关键点在于:“现代化企业治理”和“封建大家长制”的矛盾。“一个是郭德纲和他背后的德云社商业价值迅速扩大,一个则是在企业制度和管理上的严重滞后,导致了这场矛盾的爆发,这也是迟早的事。”

  相声界里师徒反目很常见  新人红了就不想再被盘剥

  人是情感动物,所以,尽管相声界对“师承、辈分”这些规矩特别在乎,可是一旦杂糅了个人恩怨纠葛,尤其是出现利益纷争,就很难再有纯粹的师徒关系。

  在当代,许多相声门里的师徒反目,多是利益纷争造成的。曹云金在控诉郭德纲的长微博中,提及最多的就是钱,郭德纲用曹云金拍戏不给钱,给曹云金相声出场费每场不过150元,郭德纲想方设法从徒弟身上榨取利益,好像徒弟们是欠了他的一样。

  是的,他们就是欠我的。这就是郭德纲的内心想法。这并非他一个人的想法,可以说是长久以来相声门里的“陈规陋习”。相声门拜师学艺,讲究的是“学三年,效力一年”,也就是在三年学成之后,效力的一年里,这个徒弟所赚的所有钱,都要交给师傅,这是“谢师”。不仅如此,什么三节两寿,春节、五月节、八月节、师傅师娘的生日,徒弟都要有所表示,不能空手。

  正是有这种传统相声师门的规矩思想,郭德纲才觉得,盘剥徒弟们是理所应当,这是做师傅的权利。旧社会相声门里师徒间的奇葩故事很多,比如,著名相声艺人就曾经在讲述相声发展史的纪录片《一百年的笑声》里讲过,尽管李伯祥的父亲也是相声艺人,还是要请来更有名望的相声名家、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来给只有8岁的李伯祥说相声技法。

  幼年的李伯祥背诵贯口相声《开粥厂》,背着背着忘记了台词,刘宝瑞抬脚就踢,李伯祥的父亲看到刘宝瑞踢自己的儿子,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对李伯祥说,这是你刘宝瑞大爷赏你饭吃。由此可见,旧社会相声门、相声艺人对这种师徒之间的愚忠愚孝非常迷恋,并且把这看作一个相声艺人能否有出息的重要因素:是不是听师傅的话,无论师傅是打是骂,师傅永远是对的,师傅说的话永远是对的。

  正因如此,打着“复兴传统相声”旗号的郭德纲,对这种旧时代的师徒关系更是迷恋,也正因为迷恋旧社会师傅对徒弟的绝对控制,他才觉得,无论做什么,师傅永远都是对的,即便怎样盘剥徒弟,也是对的,因为徒弟的名望和技能,都是师傅给的。

  旧社会戏班子的“霸道总裁”制度 成为反现代职业伦理的盘剥工具

  郭德纲热爱传统相声,他也不加选择地热爱传统相声门里的一些,包括现在看来畸形的师徒关系。

  郭德纲在相声《论二十年相声之现状》中,借着相声台词,高调地宣称:中国最高的曲艺、戏曲艺人梅兰芳、马连良等,都诞生在“戏班子时代”,而戏班子讲究的就是“角儿负责制”,就是大腕儿班主一个人说了算,马连良是马连良剧团的角儿,也是话事人,梅兰芳也是,郭德纲用这个例子,来反证自己,他就应该是德云社的绝对话事人、控制者,只有在这种制度下,德云社才能说好相声,才能人才辈出。

  多年来,相声界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师徒恩怨、师兄弟恩怨、师门与师门之间的恩怨,最大的问题,就在他们无条件地继承了传统相声门里的所有东西,甚至连师傅欺压徒弟、当霸道总裁这种变态扭曲形式,也继承下来,并且觉得名正言顺。

  可是,从徐德亮的出走,到何云伟、李菁的出走,再到曹云金的出走,以及曹云金与郭德纲的反目成仇大撕逼,很显然,郭德纲不可能一边按照当下市场经济的娱乐圈方式来捞钱,另一边用旧社会徒弟供养师傅的丑恶伦理来管理徒弟,这种身体在当代、头脑还在旧社会的分体人,是迟早有一天要分裂的,曹云金的忍无可忍大反攻,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来举一个反例,被尊为国粹的京剧界,早就破除了什么班主制度,都改成京剧院了,并没有影响出现像于魁智、张火丁这样的名家、名角儿,只能说,并非只有借着徒弟来赚钱的相声师傅,才可以培养人才,这些都能说明,郭德纲的师徒逻辑,已经走到了尽头。

  (据华人新视野 作者:古尔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