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济水源头河道只剩几米宽济水源头河道只剩几米宽

  ▶济水源头数十公里的河道,如今只剩几米宽。绝大部分济水故道已被岁月湮没,杳无踪影。但是,它显赫一时的地位,被历代帝王屡屡加封的尊荣仍留存史册。它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它是如何横跨黄河最终流入渤海的?它又是如何慢慢消失,成为流淌在中原文化脉搏中的一条河流的?

  □东方今报记者 殷晓章/文 邱琦/图

  济水源出王屋山

  济源曾涌泉遍布

  济水的源头就在济源市居民的眼皮子底下,就在他们随遇而安的散漫生活里。这似乎不符合河流源头往往在高山密林间的常理。

  的确,济水来自海拔1700多米的济源王屋山顶峰太乙池的浅浅清流。这是沿济水东源和西源上溯几十里的地方。如今的王屋山,依然奇峰峥嵘,风景绮丽;如今的太乙池泉水,依然澄澈见底,细流潺潺。

  据济源市文物局退休干部卢化南称,所有典籍都认同,济水源出王屋山,向东伏流70余里,在济源城西北地势低凹之处喷涌而出,形成东西双源的济渎庙小北海和老龙潭。双源不出济源便交汇成河,流向开阔的远方。

  涌泉,曾是济源的一道风景。《怀庆府志》和《济源县志》均记载:济源有九十八眼泉水。在济源博物馆一隅,静静地躺着许多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写着“蜈蚣泉之神位”字样。

  现今,蜈蚣泉之地,一片荒凉。葫芦潭已经没有泉水翻涌,珍珠泉的水也日渐稀少,三岔口涌泉快成臭水沟了……昔日的一切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

  济南泉水多与济水有关

  包括趵突泉

  济水全长约900公里,虽然发源地在黄河以北,但是它流经的地区主要在黄河以南。

  据《尚书·禹贡》记载,济水经河南温县,至荥阳、封丘、开封、兰考等地,流入齐鲁大地,再经定陶、菏泽、巨野、济宁,绕梁山,过东阿、济南、济阳等地,最后汇入渤海。

  济南泉水多与济水有关,是有史籍记载的。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即济南)凡发地皆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趵突泉赋》中一开头就说:“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巨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

  济水的千古之谜:

  如何横跨黄河

  济水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它是如何横跨黄河最终流入渤海的?

  时隐时现、百折入海是济水曾经的特征之一。据济源市济渎庙管理处副研究员姚永霞考证,历史上,济水有“地下伏流说”。

  所谓“地下伏流说”,即济水从浑浊的黄河下流过,从南岸流出地面,但水依然是清亮的。可这种说法显然缺乏科学依据。

  不少人破解水的消失之谜

  济水又是如何慢慢消失的?有“河道侵夺”之说,即:济水因黄河曾多次改道而逐渐消失。

  战国时期,魏国以今天的开封为中心修建了鸿沟水系,成为连通黄河、淮河、济水之间的重要水道。汉武帝时,黄河在濮阳西南冲出一道新河,被认为是黄河决断济水的开始。再后来,黄河又多次决口,导致黄河、济水、汴水混流,济水河道被黄河故道所代替,济水名存实亡。

  1952年底,毛泽东南下视察行至济南时,在车上召见了时任济南市委书记的谷牧。其间,毛泽东问他:“济南因何而得名?”谷牧答:“因为它在济水之南。”毛泽东又问:“现在为什么不见了?”谷牧一时答不上来。毛泽东说:“济水故道是被黄河夺取了……”

  近些年来,有人从地质学和气象学的角度来解释,认为济水和其他“三渎”相比,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流域面积小,支流少,河道短。再加上2000年来雨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等,应是济水逐渐断流的原因。

  现代地理历史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史念海认为,济水因黄河的改道和泥沙的淤积而断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济水由黄河分流出来后,流入河南荥阳广武一带的荥泽,再由荥泽流出,分为南济和北济。

  荥阳一段最先淤积干涸,济水仍继续由荥泽之北东流,而后济南市以西的南济和北济也逐渐断流。济南市以东的济水断流较晚,直至今天仍有济水水系存在。

  源头水流小,河道已隐没,济水成追忆

  如今,在济源境内,济水源头仍在,但水量已经很小。数十公里的河道,也只剩几米宽,名称也改为“珠龙河”。

  清代的济水在济源境内称为千仓渠。据《济源县志》载,当时的千仓渠分为两条,一条为上千仓渠,出自东源济渎池,另一条为下千仓渠,出自西源。当时灌溉附近村庄稻田的功能现已严重萎缩。

  而黄河以南的古济水,大部分河道已经隐没,无从辨别它的故道所在。

  历代帝王加封济水

  享尽尊荣

  济水曾显赫一时,位列“四渎”。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

  隋开皇二年,文帝颁诏在济水源头兴建济渎庙,以祭祀济渎神。从此,历代帝王对济水的加封逐步升级,济水屡享尊荣。

  唐天宝六年,唐玄宗加封四渎——河渎、济渎、江渎、淮渎,其中“济渎封清源公”。宋徽宗封济水为“清源忠护王”,元仁宗封济水为“清源善济王”。明洪武二年,明太祖封济水为北渎大济之神。到了清朝,康熙和乾隆分别为济渎庙亲书“沇济灵源”、“流清普惠”的牌匾。

  自汉代起,朝廷每年都要派遣重要官员定期致祭济水。仅明清两代,对济水水神的御祭不下30次。清康熙皇帝在自己五十岁、六十岁大寿时,也分别派遣官员到济渎庙祭告水神。

  许多地名与济水有关

  留下不少人文景观

  一条河流,一旦断流,就如同失去了生命。但河南济源以及山东济南、济宁、济阳、济阴、济州这些因济水而得名的地方,还镌刻着深深的济水烙印。

  河南境内的荥阳、原阳都曾有济渎庙。

  山东菏泽市牡丹区,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济渎庙。庙内现在仍供奉着一尊济渎神,高一丈有余,长年香火不断。据清代《曹州府志》记载,济渎庙在菏泽县西门外,这座济渎庙年代久远,几经重修。

  而规模最大、久负盛名的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源济渎庙。

  朝廷在济水源头兴建济渎庙时,就在济渎庙西侧建造了天庆宫,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玉皇殿、老君殿、长生阁等道教宫殿格局。

  与之相比,济水西源则默默无闻。但是,老龙潭旁也崛起了一座龙潭寺。

  建造年代晚于济渎庙的龙潭寺,鼎盛时期,有房屋20多座,如今仅存一座佛塔和三间山门。原存放于龙潭寺的“文徵明诗碑”,是龙潭寺的镇寺之宝,上边刻写着明朝书法家文徵明题并草书的诗。

  道教推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佛教也视水为净,这就形成了道家、儒家各依济水一源共生存的绝妙的人文景观。

  济水被诗化的程度之高,令人难以想象

  济水从大地上消失了,但济水的人文精神却流淌至今。其中,济水以其“清”名扬天下。

  山东境内的济水断流后,人们把原来的济水支流汶水改为“大清河”,大清河被黄河夺取河道后,人们又把大清河的支流泺水疏导入海,改名为“小清河”,一直沿用至今。

  济水在古代是除黄河之外被诗化程度最高的一条河流。自唐以来,李白、杜甫、李商隐、韩愈、苏轼、司马光、文彦博、元好问等著名诗人都钟情于济水。

  宋代诗人文彦博在《题济渎》中写道:“导沇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沇是济水的别称。

  白居易的《题济水》,堪称描写济水的名篇。诗人用“盈科不数尺,岸柳难通舟”来描写济水的丰沛,用“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来赞美济水的源远流长。用“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来歌颂济水的清澈与高洁。

  在不少典籍中,被借喻表现纯洁和谦逊的人格品质。《战国策》中说:“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东原考古录》载:“水清莫如济,故济以清名。”

  从这个角度说,济水依然活着。它活在文人的诗词中,它活在中国的文化脉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