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记者 米方杰

  东方今报郑州讯 2011年起,郑州城镇化“换挡加速”,以大棚改为突破口,一场深刻的新型城镇化变革,急剧上演。3年多来,紧扣解决城乡和城市内部“两个二元结构”问题,郑州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的大棚改新路子。该模式也引起了人民日报的关注,4月2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郑州大棚改 家门口城镇化》为题,对郑州棚改模式进行了报道。

  3年多来,郑州市围绕“人们在哪里居住、居住什么样的环境,产业在哪里布局、布局什么样的产业”,统筹城市与农村、产业与社区、就业与居住,开始了全域布局的大棚改之路。在社区选址时,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比如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西贾社区,与宇通公司仅一路之隔,农民能就近上班,月薪3000多元,加上出租房、集体收益分享,户均年收入10多万元;而在拆迁安置时,则着重保证“一个主体四个权益”,突出群众主体,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社区房屋所有权;在服务配套时,也以备齐“硬件”、创新“软件”为基础,在通宽带、天然气,配建卫生室、小学的基础上,着重探索城乡均等化政策;而在环境改造时,则变“摊大饼”为“蒸包子”,组团发展,确定“中心城区(航空港区)——县城组团——产业集聚区(新市镇)——新型农村社区”的都市区框架,做到透绿、透气、透文化。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称,通过全域布局、产城融合、服务均等、城市提升,一个“留住青山,留住乡愁”的现代田园城市,正在中原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