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水之困

  和许许多多济源山里人一样,赵功文会说这样一句俗语:宁给一个馍,不给一口水。

  一句俗语,饱含着多少缺水盼水的辛酸。济源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88%,多石灰岩地质,水源奇缺,十年九旱。愚公后人,抹不去脸上缺水的悲苦,多少年、多少代为水奔波。

  王屋镇的一个老汉,大年初一五更天就到10公里外去挑水,全家人在等水下饺子,老汉爬坡时不慎摔倒,水漏了,老汉气得大口吐血。

  “家家户户都要到山沟里挑水,去晚了浑水也没了。碰到干旱季节,晚上三四点就要起床去挑水。”这是下冶镇朱庄村村民陈往瑞难以忘怀的记忆。

  因为缺水,山区群众用水形成了一道独特程序:先洗脸,再洗米、淘菜,再洗衣,最后喂牛。因为缺水,庄稼完全靠天收,想发展种植养殖业,缺水成为摆在村民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

  山区群众缺水难题,始终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让群众喝上水是一项不能耽搁的民生工程,2001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实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

  2001年,在省长李克强的大力支持下,济源市吹响了山区饮水解困工程的号角。

  时任济源市委书记王铁曾为山区群众的缺水之困洒下热泪,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无数力量在王屋山汇聚。

  在山区修建饮水工程,困难可想而知。工程涉及的王屋山面积达260平方公里,需铺设总干、支干、入户管道1500公里,要翻越110座山头,跨沟70多处,凿洞30多处。

  说起当年的艰苦鏖战,水利局工程师高克宏忘不了自己穿破的十几双胶鞋;技术员王济堂的妻子突患脑梗塞,王济堂把妻子送到医院,安排好后立即返回工地……当年奋力移山的愚公,他的后辈演绎着同样动人的“移水”新诗篇。

  2002年4月,王屋山供水工程全线竣工通水,山民们想了一代又一代的清泉碧水,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流入人们焦渴的心田。

  获悉这一喜讯,李克强专门发去贺电,称王屋山供水工程是民心工程、生存工程。

  通水时一位老人从墙上取下父亲的相框,在水龙头边擦洗,“爹啊,咱这儿缺水,你一辈子没洗过几回脸,现在孩儿给你好好洗洗吧。”

  当地一位诗人曾这样深情吟唱:她们左手拧开了水龙头,右手便芬芳了果园。

  之后,济源市又相继实施了布袋沟工程、天坛山工程等,耗时8年,使山区15万多人的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