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牢固筑起“村官”廉政防线
这次廉政培训,村官们学到了什么?记者在跟踪采访中发现,除了村民自治、村务管理等一些基本知识,村官们更多的坦言,让他们感受到了反腐的压力,同时学会对法纪和制度的敬畏。
3天的密集培训紧贴农村实际,采取专题辅导、观看党风廉政教育片、典型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交流发言相结合的形式,内容涉及如何当好一名村支书、新型职务犯罪的几种形式、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农村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基层典型案例剖析等,来自省委党校、省直部门和省纪委的专家、讲师向村官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省纪委宣教基地老师们说,巩义改变传统单一式、被动式廉政教育方式,注重平台整合,形成独具一格的廉政教育套餐,获得众多村官欢迎。为省级宣教基地培训基层党员干部提供了经验和范例。
村官们之所以能有如此高涨的学习热情,与授课内容切合实际息息相关。“我们有针对性地安排了符合巩义地方实际的学习方案,即发放一本《巩义市农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守册》,播放两部电教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鉴史问廉》之清官之念,分别请省纪委、省委党校、省民政厅、省市检察院专家型官员各讲一节课,再加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村组财务管理等自选课。”南毅强解释。在实际授课中,纪委专家讲纪律、检察院专家讲法律、政府法治专家讲政策;受邀专家不仅要专业还要“接地气”,要确保内容与农村密切相关。
课堂上揭示出的典型贪腐案件及剖析,身边人、身边事,让村官们绷紧了神经。“我和这名原村支书很早之前就认识了,没想到才半年时间没见,他就进了监狱,真的没想到。”站街镇一位村支书告诉记者。
以案为师,架起敬畏权力的高压线。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案件,极大震撼了参训村干部,有的腐败分子原本有着很好的前程、幸福的家庭、自由的生活,但由于个人的贪婪为自己筑上高高的囚笼,沦为人民的罪人,这些案例教育,使大家明白了贪欲之害,心灵受到了一次次廉洁文化的洗礼。
与此同时,巩义市纪委在自选课上动足脑筋。聘请的授课老师,有的是高校教授、有的是专家型官员,所讲的课程内容都是最贴近当地农村实际。如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郭献功教授从廉政角度讲述了如何当好一个合格的村官;结合巩义村委刚进行过换届的实际,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正处级调研员张海民做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辅导报告;巩义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维晓则针对当前村级贪腐案件,进行了农村干部职务犯罪预防的专门授课。
4“廉政课堂”提高“村官”免疫力
廉洁教育成村干部“必修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村官们正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首先,村官们普遍感觉到了压力。以前不少村官觉得上级部门对他们的监管不强。现在他们感觉到“我们被关注了”,有了被监督的警觉心理。
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村官们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一位支书向记者坦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基层村干部的法律意识还相对匮乏,作为村官一定要带头学习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明白人和带头人。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做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事情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