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内幕:网上假条多为假冒伪造
医生开病假条有严格程序
这些卖家自称是通过各种途径从医院内部开出来的病假条是不是真的呢?真的如卖家所说“绝对保真”吗?
记者随后咨询了郑州市几家市属医院,医院方均表示自己的病假条不可能外流,“网上或其他渠道售卖的肯定不是真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医院对病假条管理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大致流程为病人医院挂号就诊,经过医生严格的检查,得出诊断结果后,由医生开出病假条,上面有医生本人的亲笔签名,然后再到门诊服务中心盖章。如果时间长达一个月,则需要到医务处盖章。休假时间也不是随意填写的,一般急诊病2至3天,慢性病不超过半个月,骨折等特殊疾病最长一个月,复诊后再续开病假条。而且,他介绍,医院的每一张病情证明书都附有编号,医生领取时需要填写申领的编号数并签字,而且病假条分为正副两联,副联留在医院存根,一旦出现问题便于追究责任。他表示,一般情况下,医院会配合用人单位查验病假条的真伪,“一看编号和医生的签名就知真假了”。
这一说法得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医生吴桂芳的证实。他听到记者说有人贩卖医院病假条时,明确表示,“我们开具病假条都有严格的要求和程序。网络上出售的所谓病假条肯定是那些卖家仿照真病假条伪造出来的”。他说,卫生部门对于医生开具病假条有着严格的约束。卫生部门明确规定:若医生开假病假单,一经查实,将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过,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务人员也坦言,“不排除会有个别医生碍于情面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开个病假条,但肯定不会很多,太麻烦了,还要冒风险”。所以,对于网络上很多卖家自称自己是医生的现象,医院工作人员都表示不相信,“没有哪个医生愿意拿自己的职业生涯来冒这个险”。
追责:买卖假条不论真假均担责
骗假员工可能“丢饭碗”
假条买卖,是否涉及法律问题?对此,记者采访了河南几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病假条不可买卖,如果卖家卖的是伪造的假病假条,假条加盖伪造的‘萝卜章’来售卖,其中或涉及《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的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轻者可能受到警告、降级等处罚,重者可能被吊销执业证书、开除或免职,情节严重的,还应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河南梅溪律师事务所律师闫栋阳表示,若售卖真病假条,且加盖医院或医生的真实印章,则会涉及医院内部人员参与,问题更严重,不排除具体医务人员存有受贿等问题。如果买方用假病假单来请假,一旦被发现,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他解释说,由于病假条不具备商品的属性,不能作为商品出售,无论是不是真的,这种私自买卖的行为,都违背了诚实信用。员工开假病假条、假病历,则属于违约行为,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可视作旷工处理,若达到一定天数,将面临被解雇的危险。
河南君志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彭亚杰称,那些购买病假条骗假期的行为对其所在单位构成了欺骗,一旦查实应该被认定为旷工,严重的可能还要面临被单位辞退的惩罚。骗假员工具体将面临怎样的惩罚要根据每个公司具体的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来决定。“只要企业按现行法律法规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并通过公示形式让劳动者知晓的,便可以作为劳动争议仲裁和人民法院裁判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她表示,网上兜售假病假条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涉嫌刑法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公文印章的罪名。从卖家的角度看,买卖病假条的行为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伪造的假病假条,一种是医院真实的病假条。如果售卖的病假条是伪造的,卖家看到商机,在假病假条上加盖伪造的“萝卜章”情节严重,或触犯刑法规定的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若真如卖家所称“靠内部关系”售卖真病假条,且加盖医院或医生的真实印章,则涉及医院内部人员参与,说明问题更多,表明不但医院印章管理存在制度漏洞,而且涉事医务人员存在受贿等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形,作出相应的惩处。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