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国际产能合作走向全球

  和一年前的“天价早餐”相比,14日的“郑州晚宴”看起来要热闹得多。在北京会见马西莫夫后,李克强总理直奔机场飞赴河南,并在当晚与上合组织各国领导人在郑州相会,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共同观看颇具河南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

  这一变化更像是一个隐喻:一年时间,产能合作不仅在中哈两国之间茁壮成长,也在全球范围受到越来越广泛的积极响应。

  在欧洲,国际产能合作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的“容克计划”一拍即合,双方共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产能合作;在拉美,李克强出访期间提出的中拉产能合作“3×3”新模式赢得各国高度认可,达成实际项目及意向协议总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在非洲,中国与非盟达成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三网一化”合作,制定了中非铁路合作规划;在亚洲,中泰铁路、中老铁路等开通在即的示范项目,更是产能合作快速推进的鲜活例证。

  在探索与发展中国家深化合作的同时,李克强总理也将众多发达国家纳入了国际产能合作的框架:中国提供极富性价比的装备产品,发达国家提供核心技术,共同开拓发展中国家巨大的市场,助推当地工业化、城镇化和民众生活改善。

  他说:“国际产能合作是‘南南合作’的新前景、‘南北合作’的新途径。”

  一年来,中国已经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巴西、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几大洲的15个国家签订了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框架协议或谅解备忘录,还有33个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磋商。而这一切,都始自去年冬天,李克强总理那顿菜品简单却内涵丰盛的“天价早餐”。

  在12月14日的“郑州晚宴”上,刚满“一周岁”的国际产能合作再次隆重亮相。李克强在餐前致辞中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不少国家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方期待通过主办本次会议,推动各国发展战略更好衔接,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实现地区共同发展。”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