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北京能实现APEC蓝,郑州能实现上合蓝,说明我们对污染的源头很清楚,当然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停了很多工厂。那么,在经济发展与治理大气污染中,究竟该怎么做?”

  8月26日,由省科协主办的“聚焦中原”第七期院士专家智库论坛“大气环境与绿色发展”高端论坛在郑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杜祥琬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

  [声音]中国人必须自己创造一条可永续发展的新型道路

  论坛嘉宾当中,有两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杜祥琬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大气负荷污染来源与控制实验室主任贺克斌。

  “我曾听说郑州空气质量排名居全国城市倒数第二,作为一个河南人,听了这个消息很受刺激,心里很不舒服。”杜祥琬一上台,就说起了郑州的空气质量。

  “我们发展是为了什么?为了大家,为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呼吸良好的空气,喝上清洁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这是基本的诉求,也是基本的目标。”杜祥琬说,改革开放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绩很大,但发展粗放,中国的水泥产量占全球的60%,钢铁占世界的50%。事实上,中国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钢铁和水泥。为什么现在提出“去产能去库存”,这就是问题的根本。

  杜祥琬表示,我国近三十年发展的五个主要驱动力是投资拉动、消耗资源、牺牲环境、廉价劳动力和引进技术出口低端产品。这势必造成我国经济发展呈压缩型、复合型、结构型污染特征。中国的GHG排放总量中,以化石能源为源的也占到3/4以上。2014年,中国GDP是全球总量的13%,却消耗了全球23.4%的能源。我们的环境容量、气候容量显著小于世界平均值。环境后果已踩红线,倒逼我国经济必须向绿色低碳转型。

  他认为,要使经济—环境发展一体化,就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前置到战略目标的前位,使经济在环境容量下发展,扭转粗放比拼GDP的冲动,使经济回归客观的“潜在增长率”。

  许多先进的发达国家各有所长,但没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永续发展的经验。中国人必须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创造一条可永续发展的新型道路,这也将是中国对人类作出的最重要贡献。

  空气污染治理的重点是控制排放

  贺克斌院士表示,快速城市化、快速工业化和快速机动化造成了我国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快速增长。

  早在1995年之前,中国人就有非常严格的TSP(总悬浮颗粒物)及酸雨问题。我们通过不断地推进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办法,在今年5月第二次环境大会上,中国的酸雨占国土面积从历史上高峰将近三分之一已经降到了8.8%,这是被联合国大力认可的。而我们现阶段急需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PM2.5及臭氧问题。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简单的两个字就是减排。减排治污并不是单一的治理一种污染源,或者治理一个行业的污染源。而是要对污染来源进行更加精细的识别与源解析,制订阶段性的控制方案,注意区域调控技术。

  通过对污染源的识别和排放清单的解析,形成对重大事件的应对与快速评估,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