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科学防汛 水利部门鏖战击退史灌河“7·19”洪水》
国立杰 摄
人民网信阳7月23日电(时岩)进入7月下旬,豫南连遭多轮强降雨袭击。7月19日19时,河南信阳固始县史灌河蒋家集水文站超保证水位0.40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遇巨大威胁,河南省水利厅闻讯,立马抽调精兵强将驰援。科学调配应对,抗洪队伍在史灌河上鏖战滔滔恶洪,最终击退洪峰,保护群众平安。
7月16日至7月19日,固始县、商城县南部遭遇特大暴雨,超过400毫米累积降雨量雨量站9个,固始县锁口雨量站降雨更高达439.5毫米,百年一遇。持续强降雨,导致固始境内淮河干流、14条支流出现险情,97座中小水库全部溢洪。
固始县处于南北交界地带,雨季山洪暴发,常在大别山北麓沿史河而下,最终在固始蒋集镇与灌河汇流后,形成淮河南岸最大的支流——史灌河,于固始县三河尖镇汇入淮河。
史灌河总长211公里,源短流急,水势迅猛。尤其是经过固始县城关之后,上游大量洪水涌入河道,大堤逐渐增高,河两岸人口稠密,一旦溃决,后果不堪设想,固始县水利局局长汪庆勇焦急万分,紧急向河南省水利厅请求支援。
“19日19时,史灌河蒋家集水文站水位达到33.64米,超保证水位0.40米,流量4610立方米每秒。马上行动,抗击洪峰。”关键时刻,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局长王鸿杰发出命令。这是史灌河上水文记录第二高水位,仅次于1969年7月15日的每秒5900立方米洪水。
汛情就是命令。7月18日10时起,河南省启动了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7月19日9时起,将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7月20日9时起,再次将应急响应级别提升到Ⅱ级。
“请你们立即组织技术专家,于7月19日19时赶到固始。”19日下午,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太山接到通知,立即组织专家奔赴固始。
在省水利厅组织下,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南分局、省水文水资源局、沙颍河流域管理局、省水利一局、水利二局等水利机构立即派出技术骨干,33名防汛专家当天晚上陆续抵达固始县;省水文水资源局调集48名水文测报专家,带领42名机械设备操作员来到史灌河上。
在救援人员动员现场会上,临时党支部慨然成立。灾情面前,各位党员宣誓:“站得出来、冲得上去,到灾情最严重、工作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原来4个小时测报一次水文数据,现在减至半小时,现场水文测报人员随时测报。”7月21日的史灌河潘庄段,及时的水文预测预警,为整个防汛行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行动指导。
根据水情预测,河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刘正才组织前线防汛会商9次,水利厅厅长孙运锋在后方主持8次会商,为史灌河抗洪抢险提供作出了准确判断。
7月21日,固始县丰港乡潘庄村史灌河右堤发生重大管涌险情,后发展成洞穿,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申季维紧急赶往现场指挥,调集20名水利专家参与抢险施工救援。在河南省抗洪抢险军地联合指挥部统一调度下,与解放军官兵、基层民兵、消防救援总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抢险抗洪战斗。
“充分发挥联合调度作用,下达调令17次,调度6座大型水库及龙山水利枢纽拦洪、削峰、错峰。终于将洪水破坏力降到了最低。”申季维介绍,省水利厅还报请淮委,请求协调安徽省水利厅压减史河上游梅山水库下泄流量,并请示启用蒙洼蓄滞洪区,减轻了河南的整体防洪压力。
“拼了!”冒着大雨,抢险队员用铅丝把被子石头固定在木棍捆内投入水中,并在堤防迎水面堆沙堵源;又在管涌周围打围堰截渗,在大堤背水面用块石、碎石加宽加固大堤。
7月22日6时,经前方抗洪人员全力持续抢护,管涌基本得到控制。史灌河蒋家集水文站水位降至30.18米,低于警戒水位32米,流量减至每秒1390立方米,史灌河“7·19”洪水终于退去。
“幸不辱命,幸不辱命。”抗洪前方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