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日报
原标题:《归集涉企信息426万条 24万余企业实现异常名录移除 郑州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手抓“管” 一手帮“服”,郑州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今日,记者从郑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近年来,郑州围绕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持续发力,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监管,初步构建了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监管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以年报公示为抓手 增强企业诚信意识
2020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6.5万户,截至2020年底,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37.2万户。
近年来,郑州市将年报工作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履行法定义务诚信经营的重要抓手。2019年度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已公示数分别为488272、4436和485870户,年报公示率分别为91.29%、94.52%和91.65%,应年报范围内的疫苗生产和特种设备生产企业100%年报,连续三年提前圆满完成省局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全省企业年报贡献率为30.46%。
以信息归集为依托 夯实信用监管基础
依法归集企业信息是信用监管的基础,也是政府部门加强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的重要手段。紧跟改革形势要求,郑州率先梳理印发了《郑州市涉企信息归集资源目录》和《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涉企信息归集资源目录》,指导涉企信息归集工作深入推进。和大数据局对接,实现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地方协同监管平台(河南)与其他政府部门共享注册登记基本信息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截至2020年12月31日,市县两级信息归集成员单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累计归集涉企信息426万条,实现了各部门动态监管、协同联动,构建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失信联防机制。
以信用修复为契机 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积极落实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的主要约束手段,从异常名录到严重违法“黑名单”,惩戒措施和手段逐步升级。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57368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63992条。全方位、系统化的信用约束措施对失信主体产生震慑作用。
在“严管”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率先在全省开展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工作。2020年印发的《郑州市优化市场监管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除法规特别规定以外,对于行政处罚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期限由规定的五年暂定为一年,其中涉及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限由规定的五年暂定为三年,公示期满后实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统一修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已办理完成241678户异常名录移出申请,完成9979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的信用修复,完成116户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
以抽查检查为手段,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依托全省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整合、完善市场监管部门的“一单两库”,制定规范的抽查实施细则和工作指引,连续5年在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中,采取现场检查和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暨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也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将省局下发的清单33项全部纳入部门联合抽查进行安排部署,努力完成省市双随机监管的目标任务。2020年全市各部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抽查市场主体54129户。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