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原标题:《GDP增速3%到7.5%以上:新一年郑州要采取哪些措施实现这个小目标》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宋迎迎/文图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不少城市的经济增速都出现一定程度放缓。郑州同样如此。

  1月30日上午,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郑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侯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2020年,郑州市GDP增速为3%。报告中同时提出了2021年的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

  从3%到7.5%以上,不仅意味着经济恢复快速增长,更寄托着对社会全面发展的期望。肩负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任,郑州如何实现“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任?一起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窥究竟。

  ■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

  根据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郑州市提出了多种举措。

  ■主要措施

  抓创新

  以龙湖北部、智慧岛、科学谷为主体,重点发展数字文创、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等产业,把中原科技城打造成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推动头部企业与驻郑高校联合实施“十万码农”培养计划;

  加快谋划建设沿黄科创带,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建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00家、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5家,努力让郑州成为创新创业热土。

  新经济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运营、5G 示范工程实施,争创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力争数字郑州产业生态联盟高校院所达20家。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持续加大生物医药、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重点产业培育力度。

  强招商

  以32个核心板块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瞄准头部企业,常态化开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招商。

  高水平开放

  充分发挥“枢纽+物流+开放”比较优势,持续提升“四路协同”发展水平。建成高铁南站、郑济高铁河南段,推动小李庄火车站等交通节点工程开工建设。

  连通“1+4”郑州都市圈

  推动郑开同城化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郑新、郑焦、郑许一体化发展,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覆盖面。

  建设“轨道上的都市”

  确保郑许市域铁路实现轨通,城郊铁路二期、6号线一期首段开通。

  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

  围绕讲好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故事,加快建设黄河文化带,高水平规划建设黄河流域国际旅游门户。

  统筹新密伏羲山、巩义浮戏山、荥阳环翠峪,高水平打造国家级环嵩山文化旅游大景区。

  “控地价、竞自持”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控地价、竞自持”,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打通“断头路”

  围绕“两年时间断头路全部打通”目标任务,优先打通群众反映强烈、对交通影响突出的支小路、次干道,今年先期打通65条。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一、新增城镇就业12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万人。

  二、新开工安置房1.5 万套,建成安置房4万套,分配公租房 7000套,回迁安置群众10 万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58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0部。

  三、市区新建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以上,为市区路侧2万个以上停车泊位配建高位视频探头,实现无感支付。

  四、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0所,市区新投用中小学校30所,新增学位2.7万个。

  五、免费为符合条件的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有关疾病筛查;为 0-14 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不少于 1500名;为2.7万名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发放通讯信息消费补贴。

  六、打通“断头路”65条。

  七、更新健身路径400条、新增智能健身驿站30个,多功能运动场20个;“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文艺演出1200场、精品剧目演出30场。

  八、新增便民利企高频事项掌上办、随身办事项300个,上线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民生热点“一件事”50件。

  九、在全市选取200家基层诊所推行药房标准化建设。

  十、新建绿地500万平方米,新建公园、游园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