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们在谈论郑州时,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国际商都”。自从郑州“临危受命”成功承办上合总理峰会以后,外界很多人士都对郑州刮目相看。但是,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堵车、加塞、雾霾……

  很明显,这些“城市病”与郑州打造国际商都的目标是不相符的。一个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应该具备宜商宜居的都市品质、现代化的管理能力、具有包容的多元化的商都文化秉性,这样才能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全力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况且,中原文化从古至今都是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因此,郑州的城市建设理念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关键词:安全、开放、现代、繁荣、包容。

  从历史角度看,中原文化有着强烈的包容性,就是说中原文化具有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中原文化通过经济、战争、宗教、人口迁徙等众多渠道,吸纳了周边多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从而实现了其在物质、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的融合与升华。胡服、胡乐、胡舞、胡人食品就是在汉唐间传入中原的,都融入了中原文化之中。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也被本土儒道文化接纳,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历史演变造就了中原文化强有力的辐射能力和影响能力。西通丝绸之路,鉴真东渡扶桑,中原文明四处开花。

  这种历史传承延续到现在。从现实的角度观察,郑州正在一步步走进国际视野。比如郑州绿博园组团里文化项目纷呈,建业华谊兄弟联合打造的电影小镇,让郑州一度出现在国内外公众视野。上合会圆满举办之后,国际的眼光都向这里瞩目。一位在公安系统工作的民警朋友说,上合会期间,他连续近一个月没有回家,吃住在单位,奋战在一线,但是,一想到郑州的国际形象成功传出去,他打心眼里自豪。

  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不仅郑州要进一步整治“城市病”,引导人们从内心深处提高素养,中原文化也应与国际文化水乳交融,能包容外来文化,增强延展宽度和厚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着眼点:

  一是宜居的环境要逐步改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靠城市功能的优化布局,更靠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理念,才能建设成自然之美的田园都市。因此,畅通都市的首要一点就是环境要宜居。

  二是城市管理软服务要跟上。城市公众服务是反映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一面镜子,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依靠水电气暖等各类基础设施支撑,最根本的是要打造服务型的政府。

  三是使中原文化更具包容性。国际商都形象的培育不仅要靠经济发展,更要营造特色鲜明的国际商都文化,塑造郑州的商都品牌形象,培育商都精神。比如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郑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