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摄氏度的室内温度,机械设备轰鸣运转,阵阵热浪不断袭来……这就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工人杨金安每天工作的地方。

  “我没啥爱好,就是喜欢摸索炼钢。每炼好一炉钢,就像在盛夏喝了一大碗凉茶,爽透了!”50多本炼钢笔记,无数次失败和坚持,才成就了“钢铁战士”。如今,杨金安看一眼钢水颜色就能判断出温度,泼一勺钢水在地上就能根据溅起的钢花判断其成分是否合乎要求。

  凭借高超的炼钢技术,杨金安带领攻关小组先后完成技术攻关13项,提出创新合理化建议20余项,仅2016年便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1260.534万元。他收获了“河洛大工匠”的荣誉,又在河南全省评比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原大工匠”。

  面临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河南洛阳正在支持越来越多像杨金安一样的工人走上属于自己的舞台,以工匠精神把先进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洛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时代,匠心永不“落幕”

  在洛阳,像杨金安一样的“河洛工匠”还有很多。

  “全国技术能手”“第七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张素丽的一个个荣誉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付出和挑战。

  垫片落料连续模加工时,需4次跳步冲裁,且每次跳步冲裁都有严格的尺寸公差和定位要求,难度如同在鸡蛋壳上画画一般。张素丽毫不畏难,她仔细研究设计图,布局每次冲孔的时间和力度,再反复修整,制作的工件尺寸愣是精确到了头发丝的四分之一。工友们都说,她的这双手比机器都精准。

  巧取核电站设备断螺栓的刘向前,为导弹装上“眼睛”的鲁宏勋,技术“多面手”杨文革,“大国重器”掌舵人谭志强……这些能工巧匠,在不断标注着洛阳制造的新高度。

  “工人没有匠心不行!要大力培育、发扬、传承大工匠精神,需要改善提升大工匠的工作、生活环境,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多次到工厂车间调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

  他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洛阳装备制造业规模大,但要真正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还需要一大批技术精湛、善于创新的大工匠,把先进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新时代,匠心永不“落幕”

  洛阳是全国首个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市,转型的瓶颈、供给侧需求的倒逼,让越来越多的洛阳企业感受到,要在“中国制造”的转型大潮中有所担当,就必须将工匠精神推广到全市每一条生产线。这背后,需要的是一线工人的持久发力和匠心凝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下决心“补课”,打造人才高地,培养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