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展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性成果展”令人叹为观止。展品既有制作精湛的重器、珍玩,又有惠及百姓的老醋、香茶,更有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同行的朋友说,看后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倍增。
笔者思忖,相比法国、意大利的服装、饰品,瑞士钟表这些世界名品,我们先辈创造的物质文明博大精深,许多制作技艺更是巧夺天工。只是我们近世经历的灾难、挫折深重,经济商品化滞后,传统技艺的创新跟不上,被挤出市场后继无人,乃至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集中学习、模仿外国,自家宝贝反而丢失的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意义重大。传承的主渠道应该包括学校教育,否则将难以持续、壮大。
回顾人类文明史,早前是先有技术、后有科学。中国古代文明此一倾向尤甚,技术丰盈而科学不足。许多技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范与提升,也由于师徒甚至家族相传,不利于推广,遭遇动荡便很快失传。当下的保护与传承如果进入学校,这一问题就有望解决。传统绝活编成教材、进入课程,先要经过研究,引入科学规范、量化技术指标。同时,学校教育将打破家族世袭“传媳妇不传闺女”的狭隘限制,便于推广。
在展会现场,笔者与一位雕刻艺术家交流,谈起某地的石雕刻工细致,但是造型设计差、匠气重;绣品的档次也与绣工是否懂得绘画关系很大。专家表示赞同,说师徒相传很难带出有发展潜质的继承人。笔者认为,这些技艺如果由学校来传承,招收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先进行一些造型训练,再传授技艺,就应该能提升这些门类工艺的总体水平。
这次展会的亮点之一是生产性保护,就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场。云锦、缂丝再雍容华贵,如果只能缝制龙袍、蟒袍;花丝镶嵌工艺再精湛,如果只是打造凤冠霞帔,恐怕都难以形成市场。
传统技艺需要市场化创新,此项任务可由学校、企业、传承人三方产、学、研结合来实现。
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文化育人本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掌握前人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是教育界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的学校、教师都应该有这个自觉,学校的责任不只是教授文化知识,还要把优秀文化传统传下去、传播开。南京成贤街小学把京剧作为特色,看似难懂的剧情掌故、唱念做打基础知识插入课程,编演京剧操教给学生,使那么多孩子懂得欣赏京剧甚至入迷,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教育报记者 陈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