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教育属于舶来品,起源于美国兴于欧美,中国直到1990年才拥有自己的大学商学院,在那之后,国内商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共有236所高校获批开设MBA,64所院校拥有EMBA招生资格,培养了超过30万名学生,尽管数量众多,但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至今仍然陷入困惑之中。
困惑1:国际化程度
难获国际认同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开始大规模提出国际化的概念,经过20余年的努力,国际学界对中国管理界的认同度却依然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不少商学院甚至在不断追求国际化的同时,离中国本土市场越来越远。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党委书记余明阳日前在出席2012第五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时表示,近年来,国内各大商学院几乎都在走着相似的国际化道路。其中包括争相进行三大国际认证,大量引进具有海归背景的教师。学术成果以美国权威管理学杂志计算,与国际著名商学院联合招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学生,开设全英文课程和双语课程,大规模选送青年教师国外进修,每年在国内举办数百场国际研讨会……然而,这样的国际化真的符合中国自身需求吗?
据业内人士透露,近10年来,中国各大著名商学院在欧美管理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字激增,每年都有大量的突破。但是具有核心原创性成果的论文和产生影响的却凤毛麟角。商学院一直在努力走国际化道路,但国际上对于中国管理界的认同度并没有显著提高。
困惑2:多数商学院
变身“社交学院”
有观察人士指出,从当前各种EMBA、EDP项目的现实情况来看,前来上课的老总们、副总们比起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似乎更倾向于建立人脉、拓展业务、寻求合作。项目课程就这样变成了“企业家俱乐部”。
而近年来,赴商学院学习更是成为一些年轻人为自己未来发展的一项投资。今年27岁的刘小姐参加工作已经3年时间,在事业上仅仅刚刚起步,她最近决定报考MBA项目并花重金参加了MBA培训班。在她看来,读MBA很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是学员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并且有很多都已经干到管理层了,身后有一大批人脉资源,利用读MBA的时间能够认识许多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比充电更具有吸引力。
在北京一所著名大学攻读MBA学位的郭先生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怀着不同目的读取MBA或EMBA学位无可厚非,在目前商学院的学生里面,读取EMBA项目的学员功利动机可能更盛。一项调查发现,商学院申请者选择攻读EMBA的最主要理由分别是“提升知识”、“人际关系”和“开阔眼界”,只有16.8%的人选择“希望提升学历”。“但是在国内顶尖的商学院有着‘严进严出’的教学管理规范,课程学习和考试必须符合要求才能正常毕业,无论是抱着什么样的动机,最终能够获得学员想要的东西就是值得的,”郭先生说。
困惑3:学术大于实践
脱离市场
记者了解到,国内商学院尽管沿袭了国外的教学模式甚至聘请了很多洋面孔教授课程,但依然摆脱不了照本宣科、理论大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也成为国内商学院一直受人诟病的方面之一。
调查显示,MBA毕业生在毕业后3年的薪酬和职位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MBA的雇主仍表示“薪酬期望过高,但实践能力较低”是MBA的显著性缺陷。在MBA学费上涨过快的今天,毕业生对于薪酬的高预期可以理解,有业内人士呼吁,学校在这方面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除了应当更合理地规划毕业生的预期,以及提供多种金融工具或者奖学金以减轻学生一次性支付学费的压力,在实践性方面也应当提高同实际操作的衔接性。
“商学院毕竟是研究现实问题的基地。”余明阳指出,“正如著名的医学院需要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要均衡发展。而中国的商学院因为临床环节的薄弱,导致商学院远离中国的市场环境”。
困惑4:申报国际认证
成面子工程
在管理教育界,国际上公认的有三大认证体系,AACSB、EQUISD和AMBA。其中AACSB是针对商学院的全面认证,认证面最广,周期也最长,而AMBA是针对硕士的认证。有人说,国际认证这个标签对于商学院来说,就相当于ISO对于企业的意义一样,可以代表行业的标准。
一般而言,商学院要得到相关的国际认证,至少要做好三件事:首先,明确创办的使命和教学目标;其次,调配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另外,学院与企业之间深入合作。要实现以上三点,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组建专门的团队花去上百万元经费。
但在国内,这些国际认证的申请成为互相跟风攀比的工具,成为招揽学生的招牌,一些院校为了申报不惜投机取巧来通过商学院认证,集中运用学校的大量资源,在短时间内构造出了所谓“世界级商学院”的雏形,认证的初衷找出问题及时改进则被远远抛到脑后。(商报记者 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