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高学历加剧“考研热”

2012年01月19日06:00      科学时报             _COUNT_人评论

  持续3天的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久前平稳落幕,全国165.6万人确认参加,比2011年增加14.5万人,增幅达9.6%,再创历史新高。这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考研规模连续第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今年这165.6万考生中,可能会有50万人成为新一届的硕士研究生,剩下的100多万人要么面临就业,要么等待下一次考研,竞争之激烈,可谓残酷。

  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何现在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纷纷热衷于考研,而不是直接就业?高等教育专业调研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2012届本科毕业生计划国内读研的首要理由是“就业前景好”。然而,读研后找工作真的会容易吗?教育部全国高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编纂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表明,从就业率看,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已经显现。从2009年开始,硕士生的就业率首次出现低于本科生。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特别是在2010年,从学历层次上看,在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中,硕士生的就业率是最低的。教育部对此保持警觉。

  客观而言,大学生考研的主要原因有三大方面。一是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大家挤破头”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很多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高学历学历高低与胜任工作有没有必然联系暂且不论,只要能招到高学历的人,就显得用人单位“级别高”、“上档次”、“倍儿有面子”,所以招聘时设定学历为硕士及以上,本科生则一律免谈;二是很多本科生在校期间不学无术、虚度光阴,没有真才实学或一技之长,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危险,所以心里想还不如再上两三年,也许能学到点儿真本领,再就业时就有保障和砝码;三是盲从随大流,别人都在考研,自己不考就会觉得没有志气或不如人,这其中当然还包括家长的鼓动,甚至强逼的因素。

  然而,单就就业与高学历而言,在很多情况下,一流的本科生完全比二流的硕士研究生更加能胜任很多工作的需要。举例来说,笔者的一位亲戚2009年西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毕业。当时,她听从老师的建议没考研而先就业,凭借自己的能力,应聘到南方某省会城市重点高中教书。隔年,她又凭借真实才能,成功跳槽到某省级金融机构总部从事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她的领导一再赞扬她比很多同时招聘进去的硕士研究生工作做得更好。事实上,对用人单位来说,招聘的目的确实不该是攀比高学历,而应是真正招聘到更能胜任工作职位需要的人才,无论其学历高低。

  并且,不学无术的高学历者一旦应聘成功,招聘单位需要支付更多的工资、提供更多的福利待遇。加之很多女硕士研究生毕业即面临紧迫的生育问题,因此招聘硕士不免会加大用人单位,特别是私企的用工代价。如此来看,招聘一味跟风要“华而不实”的硕士而不要“真才实学”的本科,显然很不理性。

  大学生之所以愿意前赴后继地蜂拥加入疯狂的考研大军,或者悲催地成为陪考的“炮灰”,或者如愿以偿成功地暂时躲避了就业和社会压力,但最终可能还是会无奈地成为就业高不得、低不就的“夹心层”,这无非都是被客观的就业环境所迫下的“从众效应”之举。如果政府和事业单位率先带头,普通岗位的招聘要求不再追求高学历,亦即本科即可,并且招聘的过程中不以学历高低论人,那么,很多大学生就不会再非要考研了。

  笔者的一位高中同班同学2003年本科毕业后,报考中央国家机构公务员招录,并成功进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其工作能力受到领导表扬。试想,如果当时限定报考学历为研究生,她要么就业,要么就得考研。如此来看,改变高学历崇拜,应该大大有助于给“考研热”退烧。




相关报道:考研热与社会环境有关 保送或将成常态(2) 2012-01-11 16:58:35
          考研热与社会环境有关 保送或将成常态 2012-01-11 16:58:35
          中国考研热折射大学生未来发展心态 2011-12-15 15:22:43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高学历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
教育正文页右侧--教育新知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