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分优惠使部分考生为拿学位而学艺(4)

2012年03月24日06:00      文汇报             _COUNT_人评论

  一毕业,就与艺术挥别

  “客观上,有大把艺术生和艺校生在觊觎那些少得可怜的艺术类工作;主观上,没人愿意浪费名校文凭的含金量”。

  教育部曾明确,招募艺特生是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但在不少艺特生看来,这一条已经落伍了。

  “80后、90后从小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谁没点艺术特长?校园艺术不靠艺特生,也没什么问题。艺特生,不过是我们上好大学的捷径”。

  进入大学后,和学校签订了艺特生协议,但对“规定动作”,小林总是“有事就请假”。之所以这般“霸气”,主要是考勤对她毫无约束力。“缺席不能让我离团,不能让我退学,也不能让我毕不了业”。

  小林也渐渐发现,大学并不需要她这种“三脚猫”。合唱团除了有艺特生,还会招艺术生做“台柱”,另外还向广大普通学生敞开大门。在合唱团,小林很没“地位”——在艺特生中,她水准一般;与音乐系艺术生比,实在相形见绌;同一些受过声乐训练的普通学生比,也未必占优势。

  由于唱歌门槛较低,小林更无法从校园艺术活动中满足虚荣心。艺特生面对“草根明星”的挑战,有时颇为无力。在小林看来,即使是合唱团团长,也难逃“厄运”。比如“校园十大歌手”这类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团长从未参加过,“因为她会习惯性‘美声腔’,拿不了高分”。再如各类非官方活动,团长也极少受邀演出。“‘美声’让人感觉庄严,没人爱请她唱”。没了鼓励,小林对唱歌更没了兴趣。

  和小钟在大学找到艺术“第二春”不同,小林学了9年的黑管,在大学几乎全部荒废了。

  “从小考艺特生,为的不就是那些名校文凭?什么艺术才能、艺术理想、艺术追求。要有的话,我为什么不考艺术院校?”而父母也常告诫她,声乐也好黑管也罢,最多是一技之长,走艺术道路风险太大,不能作为安身立命的法宝。

  小林甚至还找到了“官方支持”。学校艺教中心的老师告诉她,学校希望把艺特生培养成综合性人才,而非艺术类专业人士。

  于是,小林与艺术“分手”之心决绝。读好广电专业,成了她的惟一目标。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认真完成作业,大一时,她积极参  加校电视台、DV社等社团,大二起更是把大量时间花在实习上。通过家人联系,她先后在同一电视台的三个岗位实习。

  电视台招聘时,小林递交的简历较之普通学生并无特别,同大多数艺特生一样,他们只是在“特长”里显露出与才艺藕断丝连的关系。小林说,自己还不算“聪明”,班里另一个艺特生曾打电话给同系上一届毕业的HR学长,请他面试时不要泄露自己的艺特生身份。

  毕业时,小林顺利拿到了电视台的录用函,并工作至今。




相关报道:“艺考热”国内名校400人中录一人 2012-03-20 10:59:38
          高清组图:艺考时尚达人出行必要装备 2012-03-07 16:29:10
          艺考考题花样百出 综合素质不容忽视 2012-03-05 15:22:58
          艺考女基因好 妈妈与女似姐妹(组图) 2012-02-28 17:41:29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降分 优惠 考生 学位 学艺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
教育正文页右侧--教育新知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