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些院校,它们有的甚至连省属重点都算不上,但它们却敢为人先、锐意改革;它们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也没有老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以让它们挤进名目繁多的大学排行榜,但它们却总在思考着——拿什么奉献给学生们?或许它们当中有些做法并不成熟,但是它们至少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至少在用 行动践行每个学校都应该恪守的职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第一名:四川外语学院。有人说,进川外的第一印象,就恍如迈进了CHIANJOY展会现场,满眼都是美女。但在法国“教导骑士勋章”获得者、校长李克勇看来,川外学生的美,不在外貌,不在打扮,而在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知性美的气质。美,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修 养。在全国高校高呼“向综合性大学迈进”时,川外却把眼光投向了更深更远处,他们用勤恳和坚守向我们展现了什么叫“知性美”。
第二名:江西财经大学。无论老师还是考生,都愿意成为江财的一员。为什么?由于它懂得什么是尊师重教,如何 尊师重教。江财的固定资产不如南昌大学的七分之一,但是它的老师,尤其是高程度的老师的待遇是省内最好的。对老师们来说,真正吸引他们不仅仅是待遇,而是 自由的气氛。一个只有28人的小干校如今成为全国财经名校,江财用一次又一次的光辉成绩告诉众人: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老师和学生永远是最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