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答辩限时13分钟。你有8分钟时间介绍情况,5分钟时间回答评委的提问。”听到这样熟悉的语言,你或许认为是某个大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其实不然,这次站在台上的,是平时主政一方的县政府主要负责人。
7月3日下午,河南省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答辩在郑州举行,10个申报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县(市)主要负责人率团来省城“赶考”。这项今年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的田园综合体究竟有什么魅力?当县(市)政府一二把手站上讲台,表现如何?让记者带你到现场看看。□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宋迎迎/文 沈翔/图
县政府一二把手登台答辩
下午3点,在郑州市一家宾馆的会议室,答辩准时开始。来自中牟县的答辩团队第一个登台。
台下坐着的是来自省财政厅的专家,以及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评委。单从布局来看,和大学答辩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台上的大多是来自10个县(市)的政府主要负责人。为了确保答辩中没人搞“小动作”,在讲台一侧,还坐着来自监察部门的监督人员。
孟津县常务副县长辛俊峰并非第一个登台,不过着实引起了台下媒体的集体关注。因为就在不久前,该县颁发了我省首张“田园综合体”工商执照。
平时,领导们一发言总要说上不短的时间,不过这次答辩,时间可没那么宽裕。根据要求,辛俊峰们要在13分钟内完成整场答辩,前8分钟对该县申报田园综合体的项目进行总体介绍,后面5分钟则要回答评委们提出的两道“难题”。考试时间控制严格,时间一到,无论是否答题完毕,都要被叫停。
记者注意到,各县带来的项目都规模颇大,有的甚至总规划体量十多个亿。要在8分钟时间里让评委有个综合了解,可是不容易。各种压力之下,“紧张”也成了一些考生的普遍感觉。一位副县长在答辩结束后,对记者坦言,自己当时紧张得脑门都冒汗了。“县里很重视这次答辩,也是怕自己表现不好,功亏一篑。”他说。记者注意到,压力之下,有些参加答辩的代表没有把控好时间,经过提醒后最终还是答题超时。
田园综合体是什么?
能让县长、副县长重视的“脑门冒汗”的田园综合体,到底是什么?
今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根据这份文件,田园综合体应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随后,在今年5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河南、河北、四川、甘肃等省份确定为2017年首批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评委之一、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樊晓告诉记者,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大的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让农业效率高起来,通过休闲农业、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举个简单的例子,单独卖桃子赚的钱不算多,如果让游客来摘桃子,把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那么收益就可观得多。创意农业+文化旅游+地产的方式也是田园综合体的体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