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红汛 通讯员 王宇 文图

  “德兴!德兴!……是你吗?”“书耀、书耀,是我!”……4月14日下午,乘车奔赴500多里、从平顶山舞钢市直达信阳市平桥区养老服务中心的93岁新四军老战士李得兴,下车坐轮椅在家人和志愿者的推行下,与 同样被推坐在轮椅上的93岁老战友曹书耀一步步的靠近。他们呼喊着对方的名字,在两双沧桑的手紧握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泪水夺眶而出。两位老人72年再相聚的感人一幕,让两位老人重逢“牵手”的河南关爱抗 战老兵志愿者“三乐”也感慨万千:像曹老和李老这样的新四军老战士寻找老战友,又是双方都健在时重逢,这在目前我省是唯一一对。

  抗战中结下深厚战友情

  感人的一幕源于烽火连天岁月中的硝烟记忆。据李德兴老人介绍,他的叔父李俊才抗战前期曾是中共舞阳至洛阳间的地下交通员,由于李德兴自幼父母早逝,1938年他12岁被叔父带到了竹沟 部队上,因年纪小,他被 分到连队任连长的勤务兵。部队一直在泌阳、鲁山一带打游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来自信阳的同龄新兵曹书耀。因为年纪相当,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没有战斗的时候就常聚在一起,由李德兴拉弦子,曹书 耀来唱戏,二人成了军营里小有名气的文艺骨干。

  后组编新四军第五师时,李德兴接受了无线电收发训练,在师部电台和战友曹书耀分配在一起工作。“一次战斗转移中,书耀还救过我的命。”李德兴老人说。一次,部队为避开日寇追击,进山转移途中遇到一条大 河且洪水猛涨,大家找来一头水牛,10人一组由排头兵拽着牛尾巴抱腰过河。等李德兴这组过河时,前面的几个战士没抓稳被河水冲走,跟在后面的李德兴也被带了下去,紧要关头曹书耀一把抓住了他的钢盔带子, 将其拖上了岸,另外的几名战士却下落不明。他被救后心有余悸,抱着曹书耀痛哭起来:“书耀,我这条命都是你救哩!”曹书耀却笑着拍拍他身后背的胡琴,笑道:“还好琴还在,要不今后跟谁唱哩。”

  从此,俩人的战友情谊变得更加深重。

  中原突围打散失去音讯

  1939年11月,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原的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竹沟事变”。同月,李德兴所在的部队正在信阳附近与日寇交战,接到部队转移的命令。临行前,李德兴、曹书耀等8名战士奉命去村里征粮,刚进村 就与敌人遭遇,他们一边战斗一边撤退。跑上一座山时,李德兴发现自己落在了最后,为了掩护战友,他躲到一块巨石后面阻击敌人。眼看着战友们都跑上山了,李德兴想从身旁一个山沟跳过去,却不想脚下一滑摔 了下去,滚到沟底昏了过去。

  “那天直到半夜我才醒过来,就趁着夜色掩护跑回了部队,却发现跟我同去的七个战友都没有回来,等我跟部队汇报后,领导还专门派人去寻找,可没找到,当时觉得这几个战士可能都牺牲了。”李德兴说。

  过了多 年后,在1946年中原突围时,李德兴与曹书耀相遇,但在与国民党的战斗中,两人被打散,再未见面。1947年李德兴回到舞阳县枣林乡老家务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此时在家务农的李德兴听说要抗美援朝,当即报名加入了抗美援朝志愿军69军队伍中,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战士,李德兴一直在战斗一线浴血奋战,为此,他的双腿上、左胳膊上至今仍留 着被子弹、炮弹打伤炸伤的疤痕。1955年夏季,从朝鲜战场回国的李德兴复员后依旧回老家务农。

  分别数十年从未忘战友

  在家赋闲时,李德兴经常和妻子、孩子们讲述自己和曹书耀的故事,对老战友念念不忘。

  2018年3月25日,4名来自信阳的志愿者,在舞钢市老干部局、党史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找到了李德兴老人,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曹书耀一直都在信阳生活,对李德兴老人也一直念念不忘。他们此行,就是来寻访李 德兴老人的。

  带队的是信阳市志愿者协会会长马笑。不久前,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团队开展了“洼地行动”寻访身边的抗战老兵活动,在信阳市平桥区养老服务中心内,志愿者在慰问老兵曹书耀时,曹书耀老人向志愿者讲述从军经 历时,多次提起在抗战时期一同经历了枪林弹雨的亲密战友李得兴。并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他特别想念自己的老战友李德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和他重逢。

  原来,1939年11月的那天,曹书耀在撤退时和战友们分散了,又在山里迷了路。等他赶回部队时,部队已经转移了。无奈之下,他暂时返回了信阳老家。随后不久,曹书耀又被分到新四军五师下属团的连队,1946年6 月参加了中原突围时与李德兴相遇又被打散,突围后返回老家务农。后来年纪大了,被送进了平桥区养老服务中心。70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李德兴中原突围后,自己有没有回部队?会不会牺牲了?年纪 越大,他对老战友的思念就越深。

  可当时舞钢属舞阳辖区。他曾托儿子去舞阳询问,全无音讯。此次志愿者来访,他抱着一丝希望,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志愿者“三乐”闻听“李德兴”的名字,马上想起在舞钢市统计的新四军人员名单中就有李德兴 的名字,“三乐”将了解到的舞钢李德兴的基本信息告知曹书耀核对,结果信息基本吻合。随后他们联系上了舞钢市老干部局,找到了李德兴老人。

  舞钢的这位李德兴,是不是曹书耀老人一直寻找的老战友呢?为了完全确定身份,马笑等人驱车来到舞钢,经核实,李德兴老人就是曹书耀一直寻找的老战友!可是曹书耀老人身体不好,出行不便。李德兴老人正因 肺病在舞钢市人民医院住院,短期内也无法赴约,如何让两名老人尽快见面,成为他们新的困扰。

  微信视频老战友先相见

  一听老战友还在人世的消息,李德兴在医院顿时躺不住了,他一直要求提前出院,或是“请假一天去看看老曹,然后再回来住院”。架不住他的再三请求,经过主治医生诊断,同意他提前一周出院,但这几天必须静 养。

  可李德兴一刻也等不及,他打电话给女儿:“咱这儿都有啥特产呀?你给我买齐了,我拿去给你曹伯伯尝尝。”过了一会儿,又打电话:“信阳客人的手机上有你曹伯伯的照片,你帮我存下来,洗几张放大叫我看看 。手机上的太小了,我瞅不清。”

  一听李德兴老人要拷照片,马笑等人忽然萌生一个想法:何不让两位老人通过手机微信,视频聊天先见一面呢?

  3月28日,马笑先联系信阳的志愿者们,让他们和曹书耀老人约好下午2点视频聊天。

  在李德兴老人家,到了约定时间,马笑微信视频那头忽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喂?你是李德兴?我是曹书耀呀!”

  “我是李德兴,你的身体还好吗?”看到战友似曾相识的模样,李德兴顿时有些激动,老伴李秀芬赶紧坐到他的身旁,紧紧握住他的手,让他放松心情。

  “李德兴,我身体还好呀。你长个儿了呀,在部队当小兵(新兵),你还没我高哩,你后来长个儿了呀。”

  “曹书耀,你说啥哩,我当兵就比你个儿高,你是不是都忘了?你啥时来我们这儿看看吧,我们舞钢可美了。”

  “李德兴,我也想去,可是走不成了。你要能来,你来吧,我等着你。”

  “曹书耀,我过段时间去看你呀,你这几天一定要多锻炼,把身体养好,等着我。”

  “我等你呀,昨天他们(志愿者们)告诉我找到你了,我一晚上都没睡,就想着咱俩当兵的事儿呢。”

  “我也是呀,一宿都没睡。你放心,我一定养好身体去看你!”

  看着两位老人越说越激动,志愿者们担心老人的情绪会失控,赶紧结束了聊天。看着老人有些意犹未尽,马笑等人赶紧安慰道:“李老,你先养好身体吧,等去了信阳,再好好跟曹老唠唠。”

  “也只能这样了。”李德兴老人的神情有些落寞。

  一别72年老战友再相聚

  4月14日,是李德兴老人和曹书耀老人约定在信阳相见的日子,为了两位老战友的相聚,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全部资金支持,应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邀请,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随同志愿者一起陪同李德兴老人及其家 人驱车500余里赶往信阳市。

  要见到日思夜想的老战友了,早上6点30分,李德兴老人就醒了过来,他穿上了此前就特意让女儿别上抗战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的深蓝色服装。李德兴老人一直有个遗憾,他曾经参见抗战、抗美援朝获得的一些 奖章和证书,因为1975年8月石漫滩水库溃坝那场特大洪水全部冲走,所以对这两枚国家颁发的抗战胜利纪念章格外珍惜,用一个布包包起来每天放在自己的枕头旁。

  下午2点,在信阳市平桥区养老服务中心院内,来自平顶山信阳两地的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养老中心的老人们,以及信阳市平桥区人武部、教体局的工作人员在在这里见证了一个令人激动而又幸福的时刻。

  当一路上心绪难平的李德兴下了车被搀扶上轮椅,坐在轮椅上的曹书耀也被推出来,两位老战友一步步的靠近。他们呼喊着对方的名字:“德兴!德兴!……是你吗?”“书耀、书耀,是我!”……在两双沧桑的手 紧握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泪水夺眶而出。

  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相见,让所有的人为之动容。两位亲密的战友紧握着手,交谈着。曹书耀说:“你还记得吗?那一次晚上渡河打仗,你掉水里了,要不是我把你从水里拉上来,你就没命了……”李德兴含着眼泪 说:“记得、记得。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曹书耀说:“你现在还吹口琴、拉弦子吗?那时在队伍上你拉弦子,我唱京剧……”。

  两位老人说着说着,激动的泪水就流了出来,李德兴老人想抱一抱老战友曹书耀,在众人的搀扶下,两位老人颤巍巍站起来拥抱在一起。由于两位老人身体都患有不同的疾病,曹书耀老人耳朵有些听不大清,而李德 兴老人肺病尚未痊愈,没法大声说话需要转达,志愿者们和两位老人的家人决定适当让老人休息,避免相见时过于激动,特意安排两位老人分开休息,等待晚上两位老人心情稍微平复后再聊。

  在离开现场去休息时,李德兴和曹书耀两位新四军老战士特意向大家敬礼致谢。看到两位老战士认真的敬完礼,曹书耀的儿子告诉大家,因为老人右胳膊有病无法抬起,只好用左手敬礼。

  俩战友私聊用上密电码

  在两天的相会中,两位老战友每到一起时,手总是握在一起,透着真挚的战友情。

  他们在交谈中不时地回忆起当年在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时战友的名字:季青,上海人,师部电台负责人;妻子周霞,信阳人,与曹书耀同乡;尚小平,洛阳人,师首长的前任妻子……李德兴特别不能忘记的就是他在参 加无线电收发报训练班的教员任学杰。“任教官不仅是我的老师,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在1942年入党时,当时还有一个同事叫张平。”李德兴说,自从那次抗战胜利后,在中原突围时回到家中,就再也没有见到 这些战友。

  两位老战友兴奋地聊着,可能两人都在一部电台上工作过,他们至今都没有忘记当年熟练的收发报指法。交谈中,李德兴拉着曹书耀的手,在他手上敲出了一串电码。曹书耀,会意后也在李德兴的手上敲出了一串回 应的电码。一旁的志愿者问李德兴老人:“电码是什么内容?”李德兴十分严肃地说:“这是秘密,不能泄露……”

  两天的相会在两位老战士的人生中是短暂的,时隔72年的相会更是两位老战士人生中的幸运和幸福。4月15日下午分别时,两位老战士互敬了军礼之后,两双沧桑的手再次紧紧地、不舍地拉在了一起。

  “曹书耀,你一定要多锻炼,把身体养好,等着我,我有时间再来看你呀!”

  “我等你呀,你放心,我一定养好身体,咱们还有好多话没有说完呢!”

  当李德兴乘车离开后,曹书耀老人坐在轮椅上,一直望着老战友离开的方向很长、很长……

  来源:大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