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郑开大道上的楼盘郑开大道上的楼盘

  一栋栋卖不掉的墓碑式大楼,让房地产热度降到“冰点”,房企纷纷寻求取暖方式,“转型”成房企统一动作。“去库存”不仅关系到房企,更与上游原材料、下游消费品的发展息息相关。究竟谁才是“库存”背后的真凶?供给侧改革又能否让楼市顺利“回暖”?□东方今报记者 肖萌/文 邱琦/图

  【全面“降温”】 各地房产如出一辙陷困境

  “郑汴融城”喊了多年,从郑开大道修好的那一刻起,郑东和汴西就成了两城房地产商争夺的“高地”。

  如今,郑州东四环外雅居乐的房子报价每平方米已过万元,而汴西十一大街的绿地价格则“直逼”5000元/平方米。相距35公里、40分钟车程、26个红绿灯。前者几乎售罄,而后者门前冷落。

  开封作为18地市中距郑州最近的城市,身陷“库存”困境。而其他地市的日子也不好过。

  2015年1~10月,新乡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9%,平顶山同比下降13.6%,漯河同比下降9.3%,济源同比下降4.8%。2015年1~11月份,中牟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5%,其他县级市也都如出一辙。

  河南省2015年1~10月,18个地市中,14个城市房屋竣工面积明显下降,部分下降50%以上,郑州下降34.9%,全省同比下降23.3%。

  “许多县级市的情况比中牟还要严峻。”河南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社举例,济源市沁园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15个房地产项目,自前年10月至去年10月,均价每月下降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