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1000元,但案件数量众多,犯罪嫌疑人总计诈骗或窃取至少250万元。

  浙江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总工程师蔡林介绍,利用钓鱼网站、木马APK程序侵害用户财产安全的案件不断发生。这类木马APK程序往往是通过短信链接、手机APP嵌入等方式进入手机系统。奇虎360旗下第三方漏洞响应平台“补天”公布的某手机钓鱼网站的后台里,有500多名受骗人的银行账号、手机号、姓名等个人信息,而且每天都以20至30条的速度更新。

  数据显示,在安卓智能手机终端快速增长的2013年,我国平均每天有27万人的安卓手机被恶意程序所感染,其中资费消耗和恶意扣费类程序的感染量最高,分别占到总量的52%和24%。“近年来,这类手机安全事件更是呈现高发态势。”蔡林说。

  高考查分APP竟是钓鱼链接

  记者调查发现,利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的漏洞,盗取用户信息乃至获利的案件,其手法也在不断翻新。

  利用热点事件,集中发送钓鱼网站链接。比如,在高考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多地考生及家长收到了包含“高考查分APP”的短信链接;在A股市场备受关注的情况下,“查看明日涨停股”等信息频频出现在一些用户手机上。近期还有不法分子将木马程序植入“优衣库”视频在网络上传播。

  奇虎360手机安全研究团队负责人宋申雷告诉记者,很多这类APP实际就是一个木马,只要用户点击下载安装,它就会在手机后台“安营扎寨”,“这就好比在手机里安装了一双眼睛,你在手机上的操作几乎一览无余,短信验证通知、银行卡密码、支付宝密码等都有可能被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