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骞垮憡

  随着“陕州区”红盖头的揭开,“县改区”也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我省的“县改区”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县改区”需要履行哪些程序?什么样的县才能改成区?“县改区”又有什么好处?我省哪些县有望改区呢?□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

  【迹象】 河南“县改区”停滞十多年后悄然启动

  1月6日上午,无论对于陕县还是对于三门峡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陕县举行了撤县设区挂牌仪式。

  其实,早在去年2月,国务院就批复了撤销陕县设立陕州区,而挂牌仪式直到1月6日才正式进行。在此之前的2014年9月,国务院还批复了撤销开封县设立祥符区的决定。 而从2014年往前追溯10年,我省没有“县改区”的先例。换句话说,我省“县改区”已经停滞了十多年。如今,随着开封市祥符区、三门峡市陕州区的设立,我省的“县改区”工作,已经悄然启动。

  如果让时间倒流,人们会发现,早在1994年,河南就有撤县设区的先例。今天的南阳市宛城区,就是1994年在原南阳县基础上成立的新行政区。商丘市睢阳区原称商丘县,于1997年下半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而信阳市平桥区此前的名称是信阳县,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信阳县撤销县制设为平桥区。 随着祥符区、陕州区的设立,人们有理由相信,河南会有一些县陆续撤县设区。

  【趋势】 国内不少兄弟市进入“无县时代”

  据悉,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的前几年,是我国撤县设区的高峰期。在最“狂热”的2000年,县改区的数字是36例,之后两年每年不少于20例。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2004年至2011年是长达8年的低潮期,其中3年一例也没有发生。 这几年,由于国家发展战略调整、重视城市化等原因,国务院降低了撤县设区的门槛,我国“撤县设区”进入了井喷期。

  根据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公布的信息,2014年,国务院批复了28例撤县设区的申请。而到了2015年,国务院批复了30余例。 去年11月17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对外宣布,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密云县、延庆县,设立密云区、延庆区。随着北京最后两个县改为市辖区,北京正式进入“无县时代”。

  记者梳理后发现,在我国的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的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和佛山六市中的县、县级市已经全部消失,均被“区”替代。而南京市所辖的县,也全部撤县设区,进入“无县时代”。